Brahms: Concerto in D Maj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77

发行时间:2015-09-08
发行公司:索尼音乐
简介:  首先解释一下何谓“报纸版”,“报纸版”就是指唱片的封套设计借用报纸排印方式,并且看起来颜色有些泛黄发旧,犹如六、七十年代许多人家糊墙用的老报纸,故后人形象的称其为“报纸版”。可不是许多初入古典之门的爱好者感觉印象中的那种近似超廉价环保包装的版本。瓦尔特与他一手筹建的乐团一起为CBS公司录下了一系列极其珍贵的立体声唱片,这一《田园》版本就是其中的第7张。后来CBS被SONY收购,以“Great Performances”的名义整理出当时的母带,并再版CD。   这张碟的音效接近完美,音乐的表现力也不错,现场效果一流.例如第一乐章一开始的solo,那环绕的感觉难以言表.第三乐章的开头也十分震撼.这张碟绝对是听觉的震撼,为CD的音效树立了一个标准。   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OP.77,完成于1878年夏秋之际,1879年元旦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首演。这是布拉姆斯为当时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约·阿希姆而作的,首演由约·阿希姆独奏。这部美妙的作品包括3个乐章:1.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开头部分乐队的引子洋溢着有节制的热情,低声部弦乐与大管奏出第一主题,这个第一主题先是田园风味,随后被双簧管哀愁地接替,经发展后有一个对比性的热情的插段,随后在第二个呈示部开始时,小提琴有长达40节的华彩乐段。发展部由那个插句开头,随后有一段旋律交错发展的呈示。再现部中的华彩乐段,克莱斯勒、海菲茨都在约·阿希姆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过改写。2.柔板,3段体,这是布拉姆斯著名的抒情篇章。第一段,以双簧管引出的基本主题在木管乐器和圆号中发展,具朴素的牧歌风味。中段转入F小调,小提琴情绪化地以不同的音型交叉,显示出各种不同的情绪的混杂。第三段回到双簧管独奏的那一支旋律,在短暂的陈述后,渐渐消失在静谧之中。3.欢快、活泼的快板,华丽的回旋曲。其基本主题有民间舞蹈节奏,具吉普赛舞由风格。困为约·阿希姆是匈牙利籍,这个主题是为表达对约·阿希姆的敬意。这一乐章曲式结构为 A+B+A+C+B+A+尾声。尾声为急板,从大提琴暗示基本主题的三连音始,紧接着基本主题在独奏小提琴上变化重现,速度转快,在力量的骤增中,音色越来越明亮。最后全曲以富匈牙利特色的3个有力的和弦作为结束。
  首先解释一下何谓“报纸版”,“报纸版”就是指唱片的封套设计借用报纸排印方式,并且看起来颜色有些泛黄发旧,犹如六、七十年代许多人家糊墙用的老报纸,故后人形象的称其为“报纸版”。可不是许多初入古典之门的爱好者感觉印象中的那种近似超廉价环保包装的版本。瓦尔特与他一手筹建的乐团一起为CBS公司录下了一系列极其珍贵的立体声唱片,这一《田园》版本就是其中的第7张。后来CBS被SONY收购,以“Great Performances”的名义整理出当时的母带,并再版CD。   这张碟的音效接近完美,音乐的表现力也不错,现场效果一流.例如第一乐章一开始的solo,那环绕的感觉难以言表.第三乐章的开头也十分震撼.这张碟绝对是听觉的震撼,为CD的音效树立了一个标准。   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OP.77,完成于1878年夏秋之际,1879年元旦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首演。这是布拉姆斯为当时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约·阿希姆而作的,首演由约·阿希姆独奏。这部美妙的作品包括3个乐章:1.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开头部分乐队的引子洋溢着有节制的热情,低声部弦乐与大管奏出第一主题,这个第一主题先是田园风味,随后被双簧管哀愁地接替,经发展后有一个对比性的热情的插段,随后在第二个呈示部开始时,小提琴有长达40节的华彩乐段。发展部由那个插句开头,随后有一段旋律交错发展的呈示。再现部中的华彩乐段,克莱斯勒、海菲茨都在约·阿希姆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过改写。2.柔板,3段体,这是布拉姆斯著名的抒情篇章。第一段,以双簧管引出的基本主题在木管乐器和圆号中发展,具朴素的牧歌风味。中段转入F小调,小提琴情绪化地以不同的音型交叉,显示出各种不同的情绪的混杂。第三段回到双簧管独奏的那一支旋律,在短暂的陈述后,渐渐消失在静谧之中。3.欢快、活泼的快板,华丽的回旋曲。其基本主题有民间舞蹈节奏,具吉普赛舞由风格。困为约·阿希姆是匈牙利籍,这个主题是为表达对约·阿希姆的敬意。这一乐章曲式结构为 A+B+A+C+B+A+尾声。尾声为急板,从大提琴暗示基本主题的三连音始,紧接着基本主题在独奏小提琴上变化重现,速度转快,在力量的骤增中,音色越来越明亮。最后全曲以富匈牙利特色的3个有力的和弦作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