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
发行时间:2019-10-30
发行公司:北京有此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简介: 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跨越人与人之间
破碎,重组,探索,完整
张小厚首张个人EP《柏林》
10月30日正式上线
“好妹妹”中的张小厚温柔而内敛。
首张个人EP《柏林》中的他,则释放出了私下那个更为真实真切的自己。
如今的他,生活里不再只有诗意与民谣。
他成长着,面对着广阔而复杂的世界,面对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对音乐、对自我,认知已不再相同。
张小厚以“柏林”命名自己第一张个人EP。这是EP诞生的的地方。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这座城市在近代历史中经历着破碎再重组,而后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重获新生。
对于张小厚而言,这是他在音乐世界中首次以个人姿态探索世界的一次破碎再重组。在这一段经历中,他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吸纳、整理、尝试,实现了自我的再度完整。
《柏林》中的张小厚,经历了三层“跨越”。他在空间、时间、人与人之间跨越、探索,释放出自己潜藏的部分。
《柏林》中的空间跨越
张小厚远赴柏林,首次以创作营的形式,挖掘自己在音乐上的表达潜能。
他被投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这种陌生带来的是流动、随机与不期而遇的精彩。
在进入创作营之前,张小厚将音乐的路线设定为贴近大众的民谣摇滚、乐团风格。进入创作营之后,随着在陌生环境、陌生音乐家之间的全新碰撞,在原基础上,专辑呈现出了更多多元化的风格色彩。
预设的方向会随着音乐火花的交融而流向不曾想过的领域,不经意的提议、无意识的和弦,都可能在灵感的大厦中组装出新的音乐。
跳出本来天地,他在陌生空间中自我完整。
《柏林》中的时间跨越
《柏林》中包含5首歌曲,创作诞生的时间跨度从于好妹妹出道之前创作的《西园里的猫》,一路跨到当下,一路成长,在已知、未知之间过渡,标记着他从过去到现在看世界的角度变化,实现自我揭示。
这段历程也记录着他在创作心态上的变化。在《西园里的猫》中,他更多是一种尝试性的创作,却写出了不那么“好妹妹”风格的音乐。在《柏林》创作营期间诞生的作品,则是有意识地在未知中探索、撷取,拥有了全新的表达角度,被激发出了深层的表达欲望,去揭示自己当下的感受。两个阶段的记录,一者为萌芽,一者为新生,在时间维度的跨越中自我完整。
《柏林》中人与人之间的跨越
在《柏林》中,张小厚与多元化的团队协作,打造属于自己的音乐。
创作阵容以张小厚个人为主线,陈粒、周耀辉亦有参与部分歌曲的创作,后期制作由德国知名制作人Marek Pompetzki参与。
创作营的团队形式对音乐成果而言高效而快速。在成熟音乐家的Jam式合作中,在张小厚明确的音乐诉求之下,音乐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成为一个个有基本和声、节奏、编曲的Demo,具备了相当的完成度。这种工作方式,无形中组起了一道道共鸣的桥,去传递音乐的感知。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跨越,同样是个体的自我完整。
一次自我完整的《柏林》之旅
在成长中,我们需要一个如柏林般破碎再重组的过程,让已知的自我在向未知的探索中拓展延伸。
他在歌中关注着哲学的概念,关注着环境的议题,关注着自我的认知,关注着人与人之间的陪伴,关注着发生在街巷里的微小生物……
《柏林》是一次在探索中自我完整的旅程。它代表着更为完整、更为成熟的他,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张小厚。
单曲介绍
《浮游胜景》
浮游胜景,是世界在变动,更是人心在撕裂。相互作用之中,天地变色。害怕美好事物会失去地基,变成空中楼阁,随时垮塌。歌中那些不会有结果的一次次发问,把我们从狭小的自我中牵引而出,投射到宏大的天地中去。
见胜景,更见其浮游易碎。
见天地,更见人心。
《平行宇宙》
向未知进发的共存世界
平行宇宙表达的是一种“共存”,就像你从未想过的动感张小厚,与好妹妹中的张小厚,与真实的张小厚,三者可以平行存在,却又彼此完整。它代表着更为丰富的可能性,在Disco舞曲中激荡包容的可能,向未知进发。
《知我仪式》
在跳脱实验中自我对话
陈粒在参观了创作营之后,深受这种自由交流的音乐创作形式激发,在回程的飞机上写完了这首歌的曲作。
这也是张小厚在EP中最后完成的词作,临进录音棚还在修改,最终版本符合歌曲本身的庄重与沉淀。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认为,“认识自己”这件事无需多言。但当你以更为庄重的仪式自我解剖时,往往会发现自己潜藏的能量。以唱诗般的和声开场,在野性如祭祀的节奏中肆虐电声与人声,混乱的意识流代表着真我的多向可能。
《西园里的猫》
诞生于好妹妹出道前的一首“尝试性创作”。在冷峻背景中的叙事,在等待中不渝的某个个体,具象为生物,穿过大街小巷,穿过生命的进程,永远在某个位置停留、呼唤、陪伴。它是我们生命中应当被注意到的存在。
《亮》
“亮”,是张小厚的本名。这首歌里,他假想了一位代表生命中他在意的个体,假想了一个“女儿”,在与她的对话中剖析自己的人生方向,拥抱自己的感性内核。最终,他在与这个假想角色的交流中,挖掘出了自己内在的“亮”。
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跨越人与人之间
破碎,重组,探索,完整
张小厚首张个人EP《柏林》
10月30日正式上线
“好妹妹”中的张小厚温柔而内敛。
首张个人EP《柏林》中的他,则释放出了私下那个更为真实真切的自己。
如今的他,生活里不再只有诗意与民谣。
他成长着,面对着广阔而复杂的世界,面对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对音乐、对自我,认知已不再相同。
张小厚以“柏林”命名自己第一张个人EP。这是EP诞生的的地方。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这座城市在近代历史中经历着破碎再重组,而后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重获新生。
对于张小厚而言,这是他在音乐世界中首次以个人姿态探索世界的一次破碎再重组。在这一段经历中,他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吸纳、整理、尝试,实现了自我的再度完整。
《柏林》中的张小厚,经历了三层“跨越”。他在空间、时间、人与人之间跨越、探索,释放出自己潜藏的部分。
《柏林》中的空间跨越
张小厚远赴柏林,首次以创作营的形式,挖掘自己在音乐上的表达潜能。
他被投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这种陌生带来的是流动、随机与不期而遇的精彩。
在进入创作营之前,张小厚将音乐的路线设定为贴近大众的民谣摇滚、乐团风格。进入创作营之后,随着在陌生环境、陌生音乐家之间的全新碰撞,在原基础上,专辑呈现出了更多多元化的风格色彩。
预设的方向会随着音乐火花的交融而流向不曾想过的领域,不经意的提议、无意识的和弦,都可能在灵感的大厦中组装出新的音乐。
跳出本来天地,他在陌生空间中自我完整。
《柏林》中的时间跨越
《柏林》中包含5首歌曲,创作诞生的时间跨度从于好妹妹出道之前创作的《西园里的猫》,一路跨到当下,一路成长,在已知、未知之间过渡,标记着他从过去到现在看世界的角度变化,实现自我揭示。
这段历程也记录着他在创作心态上的变化。在《西园里的猫》中,他更多是一种尝试性的创作,却写出了不那么“好妹妹”风格的音乐。在《柏林》创作营期间诞生的作品,则是有意识地在未知中探索、撷取,拥有了全新的表达角度,被激发出了深层的表达欲望,去揭示自己当下的感受。两个阶段的记录,一者为萌芽,一者为新生,在时间维度的跨越中自我完整。
《柏林》中人与人之间的跨越
在《柏林》中,张小厚与多元化的团队协作,打造属于自己的音乐。
创作阵容以张小厚个人为主线,陈粒、周耀辉亦有参与部分歌曲的创作,后期制作由德国知名制作人Marek Pompetzki参与。
创作营的团队形式对音乐成果而言高效而快速。在成熟音乐家的Jam式合作中,在张小厚明确的音乐诉求之下,音乐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成为一个个有基本和声、节奏、编曲的Demo,具备了相当的完成度。这种工作方式,无形中组起了一道道共鸣的桥,去传递音乐的感知。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跨越,同样是个体的自我完整。
一次自我完整的《柏林》之旅
在成长中,我们需要一个如柏林般破碎再重组的过程,让已知的自我在向未知的探索中拓展延伸。
他在歌中关注着哲学的概念,关注着环境的议题,关注着自我的认知,关注着人与人之间的陪伴,关注着发生在街巷里的微小生物……
《柏林》是一次在探索中自我完整的旅程。它代表着更为完整、更为成熟的他,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张小厚。
单曲介绍
《浮游胜景》
浮游胜景,是世界在变动,更是人心在撕裂。相互作用之中,天地变色。害怕美好事物会失去地基,变成空中楼阁,随时垮塌。歌中那些不会有结果的一次次发问,把我们从狭小的自我中牵引而出,投射到宏大的天地中去。
见胜景,更见其浮游易碎。
见天地,更见人心。
《平行宇宙》
向未知进发的共存世界
平行宇宙表达的是一种“共存”,就像你从未想过的动感张小厚,与好妹妹中的张小厚,与真实的张小厚,三者可以平行存在,却又彼此完整。它代表着更为丰富的可能性,在Disco舞曲中激荡包容的可能,向未知进发。
《知我仪式》
在跳脱实验中自我对话
陈粒在参观了创作营之后,深受这种自由交流的音乐创作形式激发,在回程的飞机上写完了这首歌的曲作。
这也是张小厚在EP中最后完成的词作,临进录音棚还在修改,最终版本符合歌曲本身的庄重与沉淀。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认为,“认识自己”这件事无需多言。但当你以更为庄重的仪式自我解剖时,往往会发现自己潜藏的能量。以唱诗般的和声开场,在野性如祭祀的节奏中肆虐电声与人声,混乱的意识流代表着真我的多向可能。
《西园里的猫》
诞生于好妹妹出道前的一首“尝试性创作”。在冷峻背景中的叙事,在等待中不渝的某个个体,具象为生物,穿过大街小巷,穿过生命的进程,永远在某个位置停留、呼唤、陪伴。它是我们生命中应当被注意到的存在。
《亮》
“亮”,是张小厚的本名。这首歌里,他假想了一位代表生命中他在意的个体,假想了一个“女儿”,在与她的对话中剖析自己的人生方向,拥抱自己的感性内核。最终,他在与这个假想角色的交流中,挖掘出了自己内在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