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如是

发行时间:2019-12-09
发行公司:行星文化
简介:  极致淬炼 声音美学   以梦为歌 唱游世间   张杰 【EP三部曲专辑】   之EP1 第二波【净心曲】   《曾经如是》话剧同名主题曲 涅槃重声   曾经经历的,历历在目还是模糊不清?   现在发生的,生生不息还是麻木不仁?   未来未知的,不知所以还是胸有成竹?   “如是我闻   闻之梦中   曾经如是”   12月9日,赖声川编剧及导演,郝雷、张杰主演的话剧《曾经如是》(Ago),在上海上剧场进行中文版世界首演,张杰演唱的同名主题曲《曾经如是》同步发布。   这是赖声川2019年的年度大戏,十年来一直在他心中孕育,无数次打磨,终于将这部他视为“生命史诗”的作品排成中文版,在岁末和大家见面。这是张杰第一次跨界话剧舞台,出演男主角“多吉”,赖声川表示选角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张杰,而张杰拿到剧本后激动地觉得自己非常契合,经过精心而艰苦排练,他说,“我相信自己在舞台上表演的是内心的东西,我已经和角色融为一体。”   《曾经如是》讲述雪莲、多吉等青年在全球多地经历的不平凡故事,试图以当代人的眼光探讨生死、人性、命运等话题,张杰扮演的“多吉”,是拥有天籁之声的云南山村的少数民族男孩,天生可以吟唱净土故事,他的眼前总会浮现歌词,脑中会自动响起旋律,关于净土的故事自然而然被唱出,吸引着所有人驻足聆听。   同名主题曲《曾经如是》,是导演也是作词人赖声川,是音乐总监也是作曲及制作人胡帅,是男主角也是歌手张杰,在话剧排练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结晶。   继极简主义的新专辑首支“净化曲”《一个故事》之后,张杰继续以音乐回溯自我,在《曾经如是》中,展现令听者安心沉浸其中的声音美学。   “城市中 偶然迷路   冲来冲去你来我往   财富与名望是同一个骗子   诱惑我们不回头”   “曾经是客观的存在,从空间来看,曾经和未来也是同时存在的,因果循环,曾经是如是的曾经,如是也是曾经的如是。”张杰如此描述他在看到赖声川导演写出的歌词后,内心涌动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这些经过反复构思写出的文字,本身就是“长在剧本当中的词”,充满了剧中所传达的美学意义,充满禅机的冲突性、融合性意象,描述了欲望都市人群,在财富与名望,快乐与痛苦,“同一个骗子”的诱惑中,梦来梦去,何去何从,寻找着救赎与出口,透过张杰的演绎,即便听者还没有观看话剧,也能率先感受到戏剧、角色与人生交相辉映的意境。   这首歌,是话剧音乐创作周期里,胡帅和张杰合作的最后一首作品,在此之前,他对张杰的音乐修养及追求有了全方位了解,对这位会唱歌的男主角“在艺术上的专注感到特别欣赏”。两个人从面对面交流到通过语音沟通,在旋律、制作、演唱方面历经黑夜白昼、分秒必争的讨论,终于完成这首心血之作。   《曾经如是》在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的多重演奏中,暗藏了贯穿其中的Bansuri(印度笛),渲染出世界音乐的辽阔、神秘与仪式感,张杰以全然平静,看淡悲喜,没有任何明显情绪波动的方式,用清澈、干净、唯美的嗓音,在虚虚实实的迷离氛围中,坚定地唱出每一个音符和词句,而歌手与演员的身份交错,激发了他身上澎湃的创造灵感,突破性以“分裂而统一”的角色扮演式演唱,进行了一次极具挑战的歌曲诠释——他是张杰,也是多吉,更是看破不说破的“旁观者”。   “曾经如是   现在依然   未来还是”   我们在歌声中听到了很多个“张杰”,很多个“我”出现,是他以不同声音在同时同步演唱,是嗓音中所产生高频、超高频、中频、低频和超低频,在不同频段上的不同层次声音色彩,是他以歌声直达心灵、感化心灵所体现的多重维度,甚至,张杰在间奏中以人声模拟出了“白鹤鸣唳”的声音,与话剧中情节呼应,也用类似呼麦的演绎方式,埋藏在歌曲间奏中寓意“城市”和“大梦”的分割之处。   张杰说,这是一首“需要我完全封闭情绪,耳根清净来演绎的歌”,无需以太具象的风格或者主题去阐述太多,他期待着,我们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在流淌的歌声里,感受曾经经历、现在发生、未来未知,种种悲欢离合情绪中,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刻不停着“曾经如是,现在依然,未来还是”的循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永远对美好的人事物充满期待。   话剧中,张杰扮演的多吉,是一位善良纯洁,能在空中看到文字并吟唱出净土歌曲的男孩,歌声里,张杰希望大家在聆听时,能放下手中的事,心中的事,体会“悲与乐一线之隔的心境”,曾经,如是,安心,自在。
  极致淬炼 声音美学   以梦为歌 唱游世间   张杰 【EP三部曲专辑】   之EP1 第二波【净心曲】   《曾经如是》话剧同名主题曲 涅槃重声   曾经经历的,历历在目还是模糊不清?   现在发生的,生生不息还是麻木不仁?   未来未知的,不知所以还是胸有成竹?   “如是我闻   闻之梦中   曾经如是”   12月9日,赖声川编剧及导演,郝雷、张杰主演的话剧《曾经如是》(Ago),在上海上剧场进行中文版世界首演,张杰演唱的同名主题曲《曾经如是》同步发布。   这是赖声川2019年的年度大戏,十年来一直在他心中孕育,无数次打磨,终于将这部他视为“生命史诗”的作品排成中文版,在岁末和大家见面。这是张杰第一次跨界话剧舞台,出演男主角“多吉”,赖声川表示选角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张杰,而张杰拿到剧本后激动地觉得自己非常契合,经过精心而艰苦排练,他说,“我相信自己在舞台上表演的是内心的东西,我已经和角色融为一体。”   《曾经如是》讲述雪莲、多吉等青年在全球多地经历的不平凡故事,试图以当代人的眼光探讨生死、人性、命运等话题,张杰扮演的“多吉”,是拥有天籁之声的云南山村的少数民族男孩,天生可以吟唱净土故事,他的眼前总会浮现歌词,脑中会自动响起旋律,关于净土的故事自然而然被唱出,吸引着所有人驻足聆听。   同名主题曲《曾经如是》,是导演也是作词人赖声川,是音乐总监也是作曲及制作人胡帅,是男主角也是歌手张杰,在话剧排练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结晶。   继极简主义的新专辑首支“净化曲”《一个故事》之后,张杰继续以音乐回溯自我,在《曾经如是》中,展现令听者安心沉浸其中的声音美学。   “城市中 偶然迷路   冲来冲去你来我往   财富与名望是同一个骗子   诱惑我们不回头”   “曾经是客观的存在,从空间来看,曾经和未来也是同时存在的,因果循环,曾经是如是的曾经,如是也是曾经的如是。”张杰如此描述他在看到赖声川导演写出的歌词后,内心涌动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这些经过反复构思写出的文字,本身就是“长在剧本当中的词”,充满了剧中所传达的美学意义,充满禅机的冲突性、融合性意象,描述了欲望都市人群,在财富与名望,快乐与痛苦,“同一个骗子”的诱惑中,梦来梦去,何去何从,寻找着救赎与出口,透过张杰的演绎,即便听者还没有观看话剧,也能率先感受到戏剧、角色与人生交相辉映的意境。   这首歌,是话剧音乐创作周期里,胡帅和张杰合作的最后一首作品,在此之前,他对张杰的音乐修养及追求有了全方位了解,对这位会唱歌的男主角“在艺术上的专注感到特别欣赏”。两个人从面对面交流到通过语音沟通,在旋律、制作、演唱方面历经黑夜白昼、分秒必争的讨论,终于完成这首心血之作。   《曾经如是》在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的多重演奏中,暗藏了贯穿其中的Bansuri(印度笛),渲染出世界音乐的辽阔、神秘与仪式感,张杰以全然平静,看淡悲喜,没有任何明显情绪波动的方式,用清澈、干净、唯美的嗓音,在虚虚实实的迷离氛围中,坚定地唱出每一个音符和词句,而歌手与演员的身份交错,激发了他身上澎湃的创造灵感,突破性以“分裂而统一”的角色扮演式演唱,进行了一次极具挑战的歌曲诠释——他是张杰,也是多吉,更是看破不说破的“旁观者”。   “曾经如是   现在依然   未来还是”   我们在歌声中听到了很多个“张杰”,很多个“我”出现,是他以不同声音在同时同步演唱,是嗓音中所产生高频、超高频、中频、低频和超低频,在不同频段上的不同层次声音色彩,是他以歌声直达心灵、感化心灵所体现的多重维度,甚至,张杰在间奏中以人声模拟出了“白鹤鸣唳”的声音,与话剧中情节呼应,也用类似呼麦的演绎方式,埋藏在歌曲间奏中寓意“城市”和“大梦”的分割之处。   张杰说,这是一首“需要我完全封闭情绪,耳根清净来演绎的歌”,无需以太具象的风格或者主题去阐述太多,他期待着,我们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在流淌的歌声里,感受曾经经历、现在发生、未来未知,种种悲欢离合情绪中,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刻不停着“曾经如是,现在依然,未来还是”的循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永远对美好的人事物充满期待。   话剧中,张杰扮演的多吉,是一位善良纯洁,能在空中看到文字并吟唱出净土歌曲的男孩,歌声里,张杰希望大家在聆听时,能放下手中的事,心中的事,体会“悲与乐一线之隔的心境”,曾经,如是,安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