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故事 (He Was)
发行时间:2021-05-17
发行公司:智慧小狗
简介: 沈以诚 · Eason
旧故事He Was /大新闻I Am
个人创作 · 经典重制,概念双EP之《旧故事He Was》
在过去与现在的空隙里
同步发行,以对话形式探寻我们于时间中流动的痕迹
——
时间是一面镜,照出过去与现在两端。
每一刻都仿佛有两个自己在对话。
过去会真的过去吗?那些被留存于记忆中的分秒组成了今日的我们,我们是共生的。
现在会永久留存吗?被记录的现在才拥有在未来值得被追忆的可能,我们是共生的。
沈以诚概念双EP《旧故事He Was》和《大新闻I Am》
将那些在成长中聆听过的“旧故事”盛起新编,让它们于当下依旧鲜活;
将那些当下心中涌动着的“大新闻”以歌倾吐,让它们在未来能被铭记。
一首“旧故事”配一首“大新闻”,时间如镜横在新旧之间,分隔开过去与现在的两个自己,又成为他们彼此间对话的介质。
《旧故事He Was》和《大新闻I Am》连通过去与现在,打开这本以音乐写就的对话集。
——
旧故事He Was
第一幕 · First Act · 挚爱Love
《情书》遇到《形容》
1996年,张学友的《情书》发行,当时的沈以诚一岁有余。而这首已成经典的作品,经由上一代人的口耳相传,间接把关于爱的领悟刻进了他的心中。在重制这首经典时,沈以诚试图以当下年轻人的态度对这首歌进行适度的重译解读,复古、轻盈、优美的City Pop把苦情色彩融化成随风而去的浪漫星光,为旧日情感染上了一层层唯美的光晕,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新版本。
这封情人节发出的《情书》回顾爱情,《形容》赞颂亲情,是属于沈以诚的《旧故事与大新闻》第一幕。
第二幕 · Second Act · 成长Growing
《孩子气》遇到《悠闲》
时间线拨到1997年,当时的万芳发行了自己的第九张专辑《左手》,而其中的第二主打《孩子气》后来成了沈以诚的私藏之歌。这首由郑华娟创作的歌曲中描绘了对充满幻想和纯真冀盼的爱人无法自拔的着迷,在传说与童话的世界中穿行,展开了一片宽阔璀璨的画面。
而在沈以诚的版本里,韦伟操刀的制作延续了沈以诚之前在《玩家Gamer》中的异域风情,淡淡的世界风色彩配合沈以诚暖调的音色和温柔的口吻,透着宠溺与好奇,仿佛他自己也是那个充满幻想和纯真冀盼的角色。
能在好奇之中成长、始终保留纯真之色,是这一版《孩子气》的演绎角度。它与讲述自我疗愈的《悠闲》一起,组成了沈以诚《旧故事与大新闻》关于“成长”的第二幕。
沈以诚 · Eason
旧故事He Was /大新闻I Am
个人创作 · 经典重制,概念双EP之《旧故事He Was》
在过去与现在的空隙里
同步发行,以对话形式探寻我们于时间中流动的痕迹
——
时间是一面镜,照出过去与现在两端。
每一刻都仿佛有两个自己在对话。
过去会真的过去吗?那些被留存于记忆中的分秒组成了今日的我们,我们是共生的。
现在会永久留存吗?被记录的现在才拥有在未来值得被追忆的可能,我们是共生的。
沈以诚概念双EP《旧故事He Was》和《大新闻I Am》
将那些在成长中聆听过的“旧故事”盛起新编,让它们于当下依旧鲜活;
将那些当下心中涌动着的“大新闻”以歌倾吐,让它们在未来能被铭记。
一首“旧故事”配一首“大新闻”,时间如镜横在新旧之间,分隔开过去与现在的两个自己,又成为他们彼此间对话的介质。
《旧故事He Was》和《大新闻I Am》连通过去与现在,打开这本以音乐写就的对话集。
——
旧故事He Was
第一幕 · First Act · 挚爱Love
《情书》遇到《形容》
1996年,张学友的《情书》发行,当时的沈以诚一岁有余。而这首已成经典的作品,经由上一代人的口耳相传,间接把关于爱的领悟刻进了他的心中。在重制这首经典时,沈以诚试图以当下年轻人的态度对这首歌进行适度的重译解读,复古、轻盈、优美的City Pop把苦情色彩融化成随风而去的浪漫星光,为旧日情感染上了一层层唯美的光晕,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新版本。
这封情人节发出的《情书》回顾爱情,《形容》赞颂亲情,是属于沈以诚的《旧故事与大新闻》第一幕。
第二幕 · Second Act · 成长Growing
《孩子气》遇到《悠闲》
时间线拨到1997年,当时的万芳发行了自己的第九张专辑《左手》,而其中的第二主打《孩子气》后来成了沈以诚的私藏之歌。这首由郑华娟创作的歌曲中描绘了对充满幻想和纯真冀盼的爱人无法自拔的着迷,在传说与童话的世界中穿行,展开了一片宽阔璀璨的画面。
而在沈以诚的版本里,韦伟操刀的制作延续了沈以诚之前在《玩家Gamer》中的异域风情,淡淡的世界风色彩配合沈以诚暖调的音色和温柔的口吻,透着宠溺与好奇,仿佛他自己也是那个充满幻想和纯真冀盼的角色。
能在好奇之中成长、始终保留纯真之色,是这一版《孩子气》的演绎角度。它与讲述自我疗愈的《悠闲》一起,组成了沈以诚《旧故事与大新闻》关于“成长”的第二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