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裕德(1904年—1981年),祖籍宝山县月浦新兴镇,1904年11月23日出生于上海。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生前历任上海民族乐团第一副团长、中国音乐家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担任过上海市政协委员。
孙裕德幼时便学箫并参加民间丝竹合奏,1917年进永盛泰报关行当学徒,1920年进上海电力公司任职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裕德开始从事专业的民族音乐工作。
孙裕德自学徒时起就喜爱民族音乐,经常在午间和夜晚休息时,向民乐爱好者学习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1920年经同学介绍,参加了南市的“国乐研究社”,向研究社的辅导老师学习洞箫和琵琶,后成为该社的琵琶、洞箫骨干。
1924年,孙裕德师从上海派琵琶宗师汪昱庭学习大套琵琶曲。汪昱庭的传授严格认真,他的学艺生涯十分认真刻苦,每次上课回来便埋头苦学。白天上班干活,夜晚才能挤时间练习乐器。有时怕太晚了吵醒家人,他便躲到晒台上去练习。下雪天十只手指从冰凉僵直练到手心发热出汗为止,初学时,琵琶上常常留下道道被琴弦勒出的血印。凭着他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攻克了一首又一首艰难的乐曲,演奏技巧迅速提高,日趋成熟,他的琵琶及洞箫演奏技巧三十年代已在上海民乐界享有盛名。1925年,以李廷松(琵琶)、孙裕德(洞箫)、李振家(二胡,去世后由苏祖扬顶替)、俞樾亭(扬琴)等4人为骨干的“霄乐团”(团长李廷松)活跃于上海的音乐舞台。他们的演奏活动十分频繁,于是名声日增,影响所及,连各国驻沪领事馆、苏联驻华大使馆也纷纷邀请他们去演奏,在当时国乐界有很大影响。
1938年,孙裕德基于抗日救国的义愤,参加“中国文化剧团”,和卫仲乐、许光毅等人同赴美国演出,揭露和控诉日寇的侵华暴行,并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的文化艺术,还录制了《箫声红树里》、《妆台秋思》两首箫独奏曲。他们的足迹遍及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和华盛顿等三十多个城市,受到美国听众的欢迎,美国报纸誉称孙裕德为近代中国的音乐大使。
1939年5月回国后,孙裕德应邀担任“上海友声旅行团”国乐组的辅导工作。1941年国乐组取名“国乐研究会”,后改为“上海国乐研究会”,推选孙裕德为会长,并于1947年率部分成员再度赴美演出,取得很大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音乐事业,孙裕德梦寐以求的振兴祖国民族音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1951年,上海民乐界成立了“上海市国乐联谊会”,推举卫仲乐为主任委员,孙裕德、陈日英、金祖礼为副主任委员。联谊会把上海的国乐团体团结在一起,组织各种活动,使上海的民族音乐事业大大繁荣起来。除了频繁参加国内各种场合的演出外,他还曾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先后到印度、缅甸、印尼、苏联及东欧各国访问演出,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为祖国、民族争得了荣誉。
1957年,上海民族乐团成立后,孙裕德出任第一副团长,从此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使他的音乐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历任上海民族乐团第一副团长、中国音乐家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担任过上海市政协委员。1981年11月28日病逝,终年77岁。
孙裕德的洞箫演奏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吹箫技艺细腻生动,口风控制极佳,音色浑厚清越,被人誉为“箫王”。 他对洞箫的演奏,要求高雅朴实,最忌花俗虚浮的吹法,既保留了传统的优良部分,又不断改进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别是他用九孔箫与吴景略、张子谦合奏的《普安咒》、《梅花三弄》、《潇洒水云》等琴曲,配合默契,扣人心弦。清雅的箫声如行云流水融合于铮铮的琴声之中,意境深邃,令人遐想联翩。他与张子谦的琴箫合奏,在20世纪50、60年代一直是上海民族乐团的保留节目,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关于洞箫演奏艺术的著作《洞箫吹奏法》。
他擅长在洞箫上用扪工调(1=bB)来演奏,有别具一格的效果。从手指按孔、丹田运气到特殊的舌唇、口腔控制,使得他吹奏的箫声文静优雅,低音淳厚,高音含蓄。同样一首《中花六板》,经他处理后,用扪工调吹奏,听了使人耳目一新。1964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他与陈永禄演奏的箫与二胡合奏《中花六板》,技艺精湛,风格浓郁。合奏时,你繁我简,你让我进,疏密相间,高低错落,成为一首很典型的中国式的复调音乐作品。
孙裕德的琵琶演奏则继承了汪昱庭的风格,刚柔相济,推拉技法别有韵味。他博采众长,把向张子谦、吴景略等人所学古琴上的吟、揉、绰、注等手法及虚、实相衬的特点,吸收融化,运用在琵琶演奏上,使琵琶演奏得更加细腻、幽静而富有韵味。他弹的大套琵琶曲文中有刚,武中有柔。他尤其擅弹《塞上曲》、《浔阳夜月》、《青莲乐府》等文曲。乐曲经他处理,风格独具,特别是右手急而细密的轮子,配以左手深厚的推拉、揉弦功夫,使乐曲具有起伏跌宕、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
他非常强调技法为情境和意境服务。一般琵琶演奏者大多是用食指起板,视大指起板为不正规,而他主张两者不能偏废,应根据不同乐曲灵活运用,如《倒垂帘》、《阳春白雪》、《三六》和《老六板》中的某些乐句,用大指起板效果更佳。在大指起板的演奏技巧上,他还创造了三指轮的指法,使旋律更生动细腻。
孙裕德运用传统手法,改编和创作了反映现实和热情歌颂新人新事的《欢乐的歌声》、《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老六板变奏曲》、《凤阳花鼓》等琵琶曲,并编写了《琵琶演奏法》。
多年来,孙裕德灌制的琵琶、洞箫、琴箫等独奏、合奏的唱片和录音,以及留下的演奏方面的著作,都是民族音乐事业的珍贵遗产。
孙裕德(1904年—1981年),祖籍宝山县月浦新兴镇,1904年11月23日出生于上海。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生前历任上海民族乐团第一副团长、中国音乐家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担任过上海市政协委员。
孙裕德幼时便学箫并参加民间丝竹合奏,1917年进永盛泰报关行当学徒,1920年进上海电力公司任职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裕德开始从事专业的民族音乐工作。
孙裕德自学徒时起就喜爱民族音乐,经常在午间和夜晚休息时,向民乐爱好者学习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1920年经同学介绍,参加了南市的“国乐研究社”,向研究社的辅导老师学习洞箫和琵琶,后成为该社的琵琶、洞箫骨干。
1924年,孙裕德师从上海派琵琶宗师汪昱庭学习大套琵琶曲。汪昱庭的传授严格认真,他的学艺生涯十分认真刻苦,每次上课回来便埋头苦学。白天上班干活,夜晚才能挤时间练习乐器。有时怕太晚了吵醒家人,他便躲到晒台上去练习。下雪天十只手指从冰凉僵直练到手心发热出汗为止,初学时,琵琶上常常留下道道被琴弦勒出的血印。凭着他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攻克了一首又一首艰难的乐曲,演奏技巧迅速提高,日趋成熟,他的琵琶及洞箫演奏技巧三十年代已在上海民乐界享有盛名。1925年,以李廷松(琵琶)、孙裕德(洞箫)、李振家(二胡,去世后由苏祖扬顶替)、俞樾亭(扬琴)等4人为骨干的“霄乐团”(团长李廷松)活跃于上海的音乐舞台。他们的演奏活动十分频繁,于是名声日增,影响所及,连各国驻沪领事馆、苏联驻华大使馆也纷纷邀请他们去演奏,在当时国乐界有很大影响。
1938年,孙裕德基于抗日救国的义愤,参加“中国文化剧团”,和卫仲乐、许光毅等人同赴美国演出,揭露和控诉日寇的侵华暴行,并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的文化艺术,还录制了《箫声红树里》、《妆台秋思》两首箫独奏曲。他们的足迹遍及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和华盛顿等三十多个城市,受到美国听众的欢迎,美国报纸誉称孙裕德为近代中国的音乐大使。
1939年5月回国后,孙裕德应邀担任“上海友声旅行团”国乐组的辅导工作。1941年国乐组取名“国乐研究会”,后改为“上海国乐研究会”,推选孙裕德为会长,并于1947年率部分成员再度赴美演出,取得很大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音乐事业,孙裕德梦寐以求的振兴祖国民族音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1951年,上海民乐界成立了“上海市国乐联谊会”,推举卫仲乐为主任委员,孙裕德、陈日英、金祖礼为副主任委员。联谊会把上海的国乐团体团结在一起,组织各种活动,使上海的民族音乐事业大大繁荣起来。除了频繁参加国内各种场合的演出外,他还曾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先后到印度、缅甸、印尼、苏联及东欧各国访问演出,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为祖国、民族争得了荣誉。
1957年,上海民族乐团成立后,孙裕德出任第一副团长,从此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使他的音乐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历任上海民族乐团第一副团长、中国音乐家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担任过上海市政协委员。1981年11月28日病逝,终年77岁。
孙裕德的洞箫演奏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吹箫技艺细腻生动,口风控制极佳,音色浑厚清越,被人誉为“箫王”。 他对洞箫的演奏,要求高雅朴实,最忌花俗虚浮的吹法,既保留了传统的优良部分,又不断改进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别是他用九孔箫与吴景略、张子谦合奏的《普安咒》、《梅花三弄》、《潇洒水云》等琴曲,配合默契,扣人心弦。清雅的箫声如行云流水融合于铮铮的琴声之中,意境深邃,令人遐想联翩。他与张子谦的琴箫合奏,在20世纪50、60年代一直是上海民族乐团的保留节目,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关于洞箫演奏艺术的著作《洞箫吹奏法》。
他擅长在洞箫上用扪工调(1=bB)来演奏,有别具一格的效果。从手指按孔、丹田运气到特殊的舌唇、口腔控制,使得他吹奏的箫声文静优雅,低音淳厚,高音含蓄。同样一首《中花六板》,经他处理后,用扪工调吹奏,听了使人耳目一新。1964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他与陈永禄演奏的箫与二胡合奏《中花六板》,技艺精湛,风格浓郁。合奏时,你繁我简,你让我进,疏密相间,高低错落,成为一首很典型的中国式的复调音乐作品。
孙裕德的琵琶演奏则继承了汪昱庭的风格,刚柔相济,推拉技法别有韵味。他博采众长,把向张子谦、吴景略等人所学古琴上的吟、揉、绰、注等手法及虚、实相衬的特点,吸收融化,运用在琵琶演奏上,使琵琶演奏得更加细腻、幽静而富有韵味。他弹的大套琵琶曲文中有刚,武中有柔。他尤其擅弹《塞上曲》、《浔阳夜月》、《青莲乐府》等文曲。乐曲经他处理,风格独具,特别是右手急而细密的轮子,配以左手深厚的推拉、揉弦功夫,使乐曲具有起伏跌宕、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
他非常强调技法为情境和意境服务。一般琵琶演奏者大多是用食指起板,视大指起板为不正规,而他主张两者不能偏废,应根据不同乐曲灵活运用,如《倒垂帘》、《阳春白雪》、《三六》和《老六板》中的某些乐句,用大指起板效果更佳。在大指起板的演奏技巧上,他还创造了三指轮的指法,使旋律更生动细腻。
孙裕德运用传统手法,改编和创作了反映现实和热情歌颂新人新事的《欢乐的歌声》、《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老六板变奏曲》、《凤阳花鼓》等琵琶曲,并编写了《琵琶演奏法》。
多年来,孙裕德灌制的琵琶、洞箫、琴箫等独奏、合奏的唱片和录音,以及留下的演奏方面的著作,都是民族音乐事业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