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rederick Delius,1862—1934),也翻译为弗雷德里克·迪利厄斯,英国作曲家,祖籍德国。德国制造商之子,其父1860年入籍英国,他1862年1月29日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曾就学于伦敦国际学院,1884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经营橘林,一年后决心从事作曲。1886年入莱比锡音乐学院,结识的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对其日后的创作影响很大。1888年定居法国。在那里结识了弗洛朗·施米特、莫里斯·拉威尔等作曲家,并写下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如为华尔特·惠特曼的诗谱曲的合唱《海之漂流》(1904)、歌词选自尼采的《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中的《生之弥撒曲》(1905)、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1907)、管弦乐《巴黎:大城市之歌》(1899)、《布里格集市:英国狂想曲》(1907)等。迪利厄斯长期居住在法国,作品常在德国首演,起初英国听众对他很不熟悉。后来由于英国指挥家托马斯·比彻姆的热情介绍,才使情况发生变化。晚年瘫痪,双目失明,赖听写员笔录继续作曲。1934年 6月10日卒于卢万河畔格雷。
艺术成就
1、创作受法国音乐影响,具有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风格,与德彪西的音乐有相似之处,作品多描述自然景色,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 2、音乐中常用全音音阶以及紧张变化、平行的和声进行,配器色彩纯净透明,音响丰满,音乐情绪热情洋溢。如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间奏曲《走向天堂乐园》就是其中一例精美绝伦的作品。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rederick Delius,1862—1934),也翻译为弗雷德里克·迪利厄斯,英国作曲家,祖籍德国。德国制造商之子,其父1860年入籍英国,他1862年1月29日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曾就学于伦敦国际学院,1884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经营橘林,一年后决心从事作曲。1886年入莱比锡音乐学院,结识的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对其日后的创作影响很大。1888年定居法国。在那里结识了弗洛朗·施米特、莫里斯·拉威尔等作曲家,并写下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如为华尔特·惠特曼的诗谱曲的合唱《海之漂流》(1904)、歌词选自尼采的《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中的《生之弥撒曲》(1905)、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1907)、管弦乐《巴黎:大城市之歌》(1899)、《布里格集市:英国狂想曲》(1907)等。迪利厄斯长期居住在法国,作品常在德国首演,起初英国听众对他很不熟悉。后来由于英国指挥家托马斯·比彻姆的热情介绍,才使情况发生变化。晚年瘫痪,双目失明,赖听写员笔录继续作曲。1934年 6月10日卒于卢万河畔格雷。
艺术成就
1、创作受法国音乐影响,具有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风格,与德彪西的音乐有相似之处,作品多描述自然景色,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 2、音乐中常用全音音阶以及紧张变化、平行的和声进行,配器色彩纯净透明,音响丰满,音乐情绪热情洋溢。如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间奏曲《走向天堂乐园》就是其中一例精美绝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