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年3月26日-2016年1月6日),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布列兹首先是优秀的现代作曲家,其次才是指挥家。布列兹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拜梅西安为师,随他学和声,随莱博维茨学十二音技法,随奥涅格的妻子沃拉布尔学对位。布列兹在指挥中强调节奏的魅力,强调现代作品在节奏中呈现的色彩感,也强调音响效果。他演绎的他自己的作品、梅西安、巴托克、贝尔格的作品,都堪称为权威。而他最辉煌的成就,应该说是1976年在拜罗伊特指挥《尼伯龙根的指环》百年纪念演出,对这部宏大史诗给予了全新的现代性解释。   个人生平   皮埃尔·布列兹本来打算和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工程师。有些人也赞成,一个来自法国省份的中产阶级青年就应该继承父业,在钢铁这一行业工作。他在学校成绩很好,特别是数学。他还因此而被圣安堤雅的天主教学院送往里昂一个理科课程学习。如果不是后来迁往了巴黎,布列兹可能就会这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位工程师了。18岁的他就决然离家到法国的首都,并且在那里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   1944年10月他登记到音乐学院和声课程的老师梅西昂下去学习。七岁的时候布列兹就出于兴趣学习过钢琴,还参加过学校合唱,后来兴致越来越高。通过梅西昂他认识到了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和新旧维也纳学派的音乐世界。通过梅西昂,他还知道了不但要学会怎样思考音乐,还要懂得怎样用音乐去思考。作为对他的测试,法国广播放送了他的三首钢琴赞美诗(1945)和一些带有老师的风格的学生习作,上面还有勋伯格式的抽象语言。不久后,这位实习生俨然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作曲家。通过瑞雷·莱波维兹的课,布列兹接触到了十二音序列,无调性音乐和电声实验。而他的第一份工作,在Renaud-Barrault公司当领导,他接触到了室内乐。1954年他为新音乐创立了系列音乐会 "Concerts du Petit Marigny / Domaine Musicale"。接着的一年里他的作品《没有主人的锤子》获得国际性的成功,标志着他的作曲家身份获得承认。与此同时,他作为指挥家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布列兹在1958年开始其指挥生涯,当时是作为西南无线电乐团的常任客席指挥。从1960年到1962年,布列兹在巴塞尔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同时担任克利夫兰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67-72),BBC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1971-75)还有纽约爱乐的首席指挥(1971-77)。1977年起布列兹的工作重心就移到了巴黎蓬皮杜中心“声学/音乐研究和协作学院”"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de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 (IRCAM) ,该学院由法国政府资助。直到1992年他才IRCAM退下一线工作,但他仍一直是艺术家合奏团的主席,这个乐团由他本人一手创立,是一支享誉国际的以演奏同时代作品出名的乐队。1995年布列兹被任命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首席客籍指挥。他在拜鲁伊特有三次出位的登场,分别是1979年的帕西法尔,1976年指环百年志庆和2004年再一次把帕西法尔搬上舞台,而这一次的演绎引起很大的争议,导演是克利斯朵夫·史令根斯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   早在70年代,布列兹就已经是同辈音乐家的最重要代言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不断地碰上各式各样的矛盾。但他并不想成为什么典范,只是想走自己的路,跟着自己脑海中音乐阔步前进。作为指挥家,他指挥过很多有名的交响乐团,其成就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他获得过26个格莱美奖项和其他无数的名誉。他于1979年获得恩斯特·冯·西门子音乐奖。1989年他成为日本艺术协会第一位“帝国奖”得主。为了表扬他对20世纪音乐的贡献,1995年获得德国唱片评论奖,英国音乐杂志《留声机》“本年度艺术家”,接着在他70大寿的时候还获得了法国 Victoires de la Musique一向特别的奖项。1996年获得柏林艺术奖,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授予他Polar Music Prize。最后他在2004年1月还在他的真正故乡巴登-巴登获得金奖牌。布列兹于2016年1月6日逝世。
  皮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年3月26日-2016年1月6日),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布列兹首先是优秀的现代作曲家,其次才是指挥家。布列兹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拜梅西安为师,随他学和声,随莱博维茨学十二音技法,随奥涅格的妻子沃拉布尔学对位。布列兹在指挥中强调节奏的魅力,强调现代作品在节奏中呈现的色彩感,也强调音响效果。他演绎的他自己的作品、梅西安、巴托克、贝尔格的作品,都堪称为权威。而他最辉煌的成就,应该说是1976年在拜罗伊特指挥《尼伯龙根的指环》百年纪念演出,对这部宏大史诗给予了全新的现代性解释。   个人生平   皮埃尔·布列兹本来打算和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工程师。有些人也赞成,一个来自法国省份的中产阶级青年就应该继承父业,在钢铁这一行业工作。他在学校成绩很好,特别是数学。他还因此而被圣安堤雅的天主教学院送往里昂一个理科课程学习。如果不是后来迁往了巴黎,布列兹可能就会这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位工程师了。18岁的他就决然离家到法国的首都,并且在那里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   1944年10月他登记到音乐学院和声课程的老师梅西昂下去学习。七岁的时候布列兹就出于兴趣学习过钢琴,还参加过学校合唱,后来兴致越来越高。通过梅西昂他认识到了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和新旧维也纳学派的音乐世界。通过梅西昂,他还知道了不但要学会怎样思考音乐,还要懂得怎样用音乐去思考。作为对他的测试,法国广播放送了他的三首钢琴赞美诗(1945)和一些带有老师的风格的学生习作,上面还有勋伯格式的抽象语言。不久后,这位实习生俨然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作曲家。通过瑞雷·莱波维兹的课,布列兹接触到了十二音序列,无调性音乐和电声实验。而他的第一份工作,在Renaud-Barrault公司当领导,他接触到了室内乐。1954年他为新音乐创立了系列音乐会 "Concerts du Petit Marigny / Domaine Musicale"。接着的一年里他的作品《没有主人的锤子》获得国际性的成功,标志着他的作曲家身份获得承认。与此同时,他作为指挥家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布列兹在1958年开始其指挥生涯,当时是作为西南无线电乐团的常任客席指挥。从1960年到1962年,布列兹在巴塞尔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同时担任克利夫兰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67-72),BBC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1971-75)还有纽约爱乐的首席指挥(1971-77)。1977年起布列兹的工作重心就移到了巴黎蓬皮杜中心“声学/音乐研究和协作学院”"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de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 (IRCAM) ,该学院由法国政府资助。直到1992年他才IRCAM退下一线工作,但他仍一直是艺术家合奏团的主席,这个乐团由他本人一手创立,是一支享誉国际的以演奏同时代作品出名的乐队。1995年布列兹被任命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首席客籍指挥。他在拜鲁伊特有三次出位的登场,分别是1979年的帕西法尔,1976年指环百年志庆和2004年再一次把帕西法尔搬上舞台,而这一次的演绎引起很大的争议,导演是克利斯朵夫·史令根斯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   早在70年代,布列兹就已经是同辈音乐家的最重要代言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不断地碰上各式各样的矛盾。但他并不想成为什么典范,只是想走自己的路,跟着自己脑海中音乐阔步前进。作为指挥家,他指挥过很多有名的交响乐团,其成就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他获得过26个格莱美奖项和其他无数的名誉。他于1979年获得恩斯特·冯·西门子音乐奖。1989年他成为日本艺术协会第一位“帝国奖”得主。为了表扬他对20世纪音乐的贡献,1995年获得德国唱片评论奖,英国音乐杂志《留声机》“本年度艺术家”,接着在他70大寿的时候还获得了法国 Victoires de la Musique一向特别的奖项。1996年获得柏林艺术奖,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授予他Polar Music Prize。最后他在2004年1月还在他的真正故乡巴登-巴登获得金奖牌。布列兹于2016年1月6日逝世。
查看更多
Pierre Boulez
全部歌曲(1399首)
 
歌曲
歌手
专辑
 
< 1 2 3 4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