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英,惠州市歌舞剧团副团长,一级演员。1962年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主要独唱演员,亲自参与筹建惠州市客家民间艺术团,并多次代表国家、省、市赴外域参加文化艺术节和文化交流演出活动,1998年,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光荣称号。   2001年,演唱《大亚湾之梦》作品荣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2月,获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 “惠州市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荣誉奖。2007年3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民歌世界》栏目拍摄《客家妹子》专辑,节目播出后受到全国及海外观众的好评,为宣传惠州优秀的东江客家文化作出了贡献。   对黄红英来说,歌唱艺术是她的第二次生命。在音乐的世界里,她的人生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位惠州土生土长的客家妹子,用自己的方式,把客家山歌的淳朴之美传向世界。   出生于惠阳区永湖镇凤咀村的黄红英,自小就与客家山歌结缘。即便今天已成为女高音歌唱家,她依然喜爱演唱带有浓郁乡味的客家山歌。在她看来,客家山歌代表着自己所有的情感。   每逢年节总在外地唱歌   黄红英在惠州市歌舞剧团担任主管业务副团长及主要独唱演员工作,向来很少时间呆在家或办公室里。即便是中国人最传统的团聚节日春节,也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演出与她擦肩而过。   相对于往年的忙碌,如今的春节对黄红英而言弥足珍贵。除夕下午4点,她终于从繁重的工作中脱身,回到凤咀村与年高七旬的老母亲吃团圆饭。相聚不到两个小时后,她顾不上与亲友们有更多的寒暄,又匆匆回到惠城区。因为第二天还有一场为外来工送温暖的文艺表演,她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在过去的30多年里,黄红英离乡在外过的春节已经数不清了。每逢年节时分在陌生的舞台上献歌,她只能从客家山歌里找到一丝丝慰藉。尽管如此,她还是无怨无悔地走了下来,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歌声,能给所有客居他乡的人带来家的感觉。   有一次,黄红英因为怀孕没有随团演出,当地人听说她没来后感到非常遗憾。黄红英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人跑到大路上拦了一辆汽车赶到演出场地,为的是尽可能地满足观众。   把保护客家山歌视为己任   熟悉黄红英的人不会没有听过她演唱的《客家妹子爱唱歌》和《朋友请到惠州来》。通过这两首惠州人耳熟能详的客家山歌,黄红英跳出了局限于改编传统山歌的老套,开始注重适应时代的新的审美需求。她认为,传统客家山歌是在反映旧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用来表现现代生活已不完全适应。而加入了新鲜元素的客家山歌,经过她原生态唱功的诠释后,无疑重获生命,甚至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黄红英的客家山歌专辑《客家妹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个专辑里,她尝试通过创新来抢救濒危的客家山歌。比如《客家妹子爱唱歌》,它的蓝本是一首只有4句歌词的皆歌,后来她结合自己的演唱风格,把这首原本曲调伤感的皆歌改编成高亢、舒展的风格,成为一个完整、成熟的音乐作品。   在发行《客家妹子》专辑前,黄红英和香港雨果唱片的制片人费时3年,走遍福建、江西、广东、台湾、香港等地,整理收集了一批原生态山歌作品,然后将这些作品注入富有创造力的“美学体格”,再由黄红英唯美地演绎,“它们又重生了”。   黄红英深爱养育她的土地,也深爱客家山歌,能把逐渐被人遗忘的民间艺术记录下来,并加以提炼和推广,她觉得非常欣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要把山歌传下来,在不破坏它原来的精神面貌的基础上,我们还得做点提升的工作,使它既有艺术性,又有普及性,让年轻人觉得有新意,进而喜欢它、亲近它、演唱它。”   谢绝去北京发展的机会   在黄红英的演出经历中,有一段让她永生难忘。1986年,她赴北京参加世界和平年录制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并参加了在首都工人体育馆的盛大演出。2006年,黄红英在央视三套《艺术人生》特别节目——《让世界充满爱·二十年再聚首》中回忆起了当时的点点滴滴。   那年的北京对黄红英来说,是何其的充满吸引力。在录制完《让世界充满爱》后,一个制作人有意让她留在北京发展,但她并没有轻率地做出决定,而是选择留在生她养她的家乡——惠州。或许有人会说黄红英多傻啊,有这么好的发展机会都不去。当时年仅24岁的黄红英却说,“有舞台去演出就足够了”。她脑海里所想的,是更好地为家乡歌唱。   黄红英是这么想的,事实上她也完全这样做到了。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把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剧团,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歌唱艺术事业。她始终没有离开客家文化这块艺术土壤,在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之后,她收获的是创作客家山歌的喜悦,和来自父老乡亲的鲜花和掌声。
  黄红英,惠州市歌舞剧团副团长,一级演员。1962年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主要独唱演员,亲自参与筹建惠州市客家民间艺术团,并多次代表国家、省、市赴外域参加文化艺术节和文化交流演出活动,1998年,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光荣称号。   2001年,演唱《大亚湾之梦》作品荣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2月,获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 “惠州市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荣誉奖。2007年3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民歌世界》栏目拍摄《客家妹子》专辑,节目播出后受到全国及海外观众的好评,为宣传惠州优秀的东江客家文化作出了贡献。   对黄红英来说,歌唱艺术是她的第二次生命。在音乐的世界里,她的人生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位惠州土生土长的客家妹子,用自己的方式,把客家山歌的淳朴之美传向世界。   出生于惠阳区永湖镇凤咀村的黄红英,自小就与客家山歌结缘。即便今天已成为女高音歌唱家,她依然喜爱演唱带有浓郁乡味的客家山歌。在她看来,客家山歌代表着自己所有的情感。   每逢年节总在外地唱歌   黄红英在惠州市歌舞剧团担任主管业务副团长及主要独唱演员工作,向来很少时间呆在家或办公室里。即便是中国人最传统的团聚节日春节,也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演出与她擦肩而过。   相对于往年的忙碌,如今的春节对黄红英而言弥足珍贵。除夕下午4点,她终于从繁重的工作中脱身,回到凤咀村与年高七旬的老母亲吃团圆饭。相聚不到两个小时后,她顾不上与亲友们有更多的寒暄,又匆匆回到惠城区。因为第二天还有一场为外来工送温暖的文艺表演,她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在过去的30多年里,黄红英离乡在外过的春节已经数不清了。每逢年节时分在陌生的舞台上献歌,她只能从客家山歌里找到一丝丝慰藉。尽管如此,她还是无怨无悔地走了下来,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歌声,能给所有客居他乡的人带来家的感觉。   有一次,黄红英因为怀孕没有随团演出,当地人听说她没来后感到非常遗憾。黄红英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人跑到大路上拦了一辆汽车赶到演出场地,为的是尽可能地满足观众。   把保护客家山歌视为己任   熟悉黄红英的人不会没有听过她演唱的《客家妹子爱唱歌》和《朋友请到惠州来》。通过这两首惠州人耳熟能详的客家山歌,黄红英跳出了局限于改编传统山歌的老套,开始注重适应时代的新的审美需求。她认为,传统客家山歌是在反映旧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用来表现现代生活已不完全适应。而加入了新鲜元素的客家山歌,经过她原生态唱功的诠释后,无疑重获生命,甚至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黄红英的客家山歌专辑《客家妹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个专辑里,她尝试通过创新来抢救濒危的客家山歌。比如《客家妹子爱唱歌》,它的蓝本是一首只有4句歌词的皆歌,后来她结合自己的演唱风格,把这首原本曲调伤感的皆歌改编成高亢、舒展的风格,成为一个完整、成熟的音乐作品。   在发行《客家妹子》专辑前,黄红英和香港雨果唱片的制片人费时3年,走遍福建、江西、广东、台湾、香港等地,整理收集了一批原生态山歌作品,然后将这些作品注入富有创造力的“美学体格”,再由黄红英唯美地演绎,“它们又重生了”。   黄红英深爱养育她的土地,也深爱客家山歌,能把逐渐被人遗忘的民间艺术记录下来,并加以提炼和推广,她觉得非常欣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要把山歌传下来,在不破坏它原来的精神面貌的基础上,我们还得做点提升的工作,使它既有艺术性,又有普及性,让年轻人觉得有新意,进而喜欢它、亲近它、演唱它。”   谢绝去北京发展的机会   在黄红英的演出经历中,有一段让她永生难忘。1986年,她赴北京参加世界和平年录制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并参加了在首都工人体育馆的盛大演出。2006年,黄红英在央视三套《艺术人生》特别节目——《让世界充满爱·二十年再聚首》中回忆起了当时的点点滴滴。   那年的北京对黄红英来说,是何其的充满吸引力。在录制完《让世界充满爱》后,一个制作人有意让她留在北京发展,但她并没有轻率地做出决定,而是选择留在生她养她的家乡——惠州。或许有人会说黄红英多傻啊,有这么好的发展机会都不去。当时年仅24岁的黄红英却说,“有舞台去演出就足够了”。她脑海里所想的,是更好地为家乡歌唱。   黄红英是这么想的,事实上她也完全这样做到了。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把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剧团,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歌唱艺术事业。她始终没有离开客家文化这块艺术土壤,在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之后,她收获的是创作客家山歌的喜悦,和来自父老乡亲的鲜花和掌声。
查看更多 举报
黄红英
热门单曲 全部1首
热门专辑 全部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