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森·米尔斯坦(1904年12月31日-1992年12月21日),生于俄国敖德萨,美籍俄国小提琴家。   7岁从斯托利亚尔斯基(P.Stoliarski)学琴,1920年在敖德萨正式举办演奏会,1926年至布鲁塞尔从伊萨伊进修。二、三十年代,曾与霍罗威茨合作,在苏联演奏。1929年定居美国。米尔斯坦的光彩往往被海菲兹遮掩,而实际上米尔斯坦更为扎实,对具体作品的表达亦深于海菲兹。他的跳弓非常精确而轻巧,震音充满韵味,音色变化也非常精致。米尔斯坦一生倾注心力最多的是巴赫的6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曾先后3次录音。   作品有《米尔斯坦伦敦演奏会实况》等。   1921年开始,与霍罗维茨(Horowitz)合作,在苏联举行一系列室内演奏,长久以来,米尔斯坦的光彩往往被海菲茨(Heifetz)遮掩,但与海菲茨的炫技与明星风采相比,米尔斯坦更为扎实,他的修养高于海菲茨,对具体作品的表达亦深于海菲茨,他的跳弓精确而精巧,震音充满韵味,音色变化精致,他一生着力最多的是巴赫的六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这个曲目他先后录过三次,可谓一生艺术的结晶,与阿巴多、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柴科夫斯基,也比海菲茨更深的体会了柴科夫斯基的喜怒哀乐。 米尔斯坦的演奏有著一股韧性,使得他的音乐越发受到尊敬,也成为后世分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在本片中,米尔斯坦展现了他最胜于海菲茨的曲目:莫扎特和巴赫。巴赫的夏空舞曲(Chaconne)是米尔斯坦的最爱,他在八十高龄时都还在将此曲列入演奏会中,而他多次演奏的此曲也都是唱片迷收藏的对像。   影片最后加录另一位奥尔(Auer)高徒埃尔曼(Elman)的珍贵录影,这份录影捕捉了他难得的丰采,他那抒情精致有时甜得发腻的琴声勾起人们对十八、十九世纪田园牧歌生活般诗意浪漫的回忆和向往,让人们得以分析奥尔小提琴演奏学派特殊技巧的关键所在。   1929年定居美国。米尔斯坦的光彩往往被海菲兹遮掩,而实际上米尔斯坦更为扎实,对具体作品的表达亦深于海菲兹。他的跳弓非常精确而轻巧,震音充满韵味,音色变化也非常精致。米尔斯坦一生倾注心力最多的是巴赫的6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曾先后3次录音。米尔斯坦于1992年12月21日逝世。
  内森·米尔斯坦(1904年12月31日-1992年12月21日),生于俄国敖德萨,美籍俄国小提琴家。   7岁从斯托利亚尔斯基(P.Stoliarski)学琴,1920年在敖德萨正式举办演奏会,1926年至布鲁塞尔从伊萨伊进修。二、三十年代,曾与霍罗威茨合作,在苏联演奏。1929年定居美国。米尔斯坦的光彩往往被海菲兹遮掩,而实际上米尔斯坦更为扎实,对具体作品的表达亦深于海菲兹。他的跳弓非常精确而轻巧,震音充满韵味,音色变化也非常精致。米尔斯坦一生倾注心力最多的是巴赫的6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曾先后3次录音。   作品有《米尔斯坦伦敦演奏会实况》等。   1921年开始,与霍罗维茨(Horowitz)合作,在苏联举行一系列室内演奏,长久以来,米尔斯坦的光彩往往被海菲茨(Heifetz)遮掩,但与海菲茨的炫技与明星风采相比,米尔斯坦更为扎实,他的修养高于海菲茨,对具体作品的表达亦深于海菲茨,他的跳弓精确而精巧,震音充满韵味,音色变化精致,他一生着力最多的是巴赫的六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这个曲目他先后录过三次,可谓一生艺术的结晶,与阿巴多、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柴科夫斯基,也比海菲茨更深的体会了柴科夫斯基的喜怒哀乐。 米尔斯坦的演奏有著一股韧性,使得他的音乐越发受到尊敬,也成为后世分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在本片中,米尔斯坦展现了他最胜于海菲茨的曲目:莫扎特和巴赫。巴赫的夏空舞曲(Chaconne)是米尔斯坦的最爱,他在八十高龄时都还在将此曲列入演奏会中,而他多次演奏的此曲也都是唱片迷收藏的对像。   影片最后加录另一位奥尔(Auer)高徒埃尔曼(Elman)的珍贵录影,这份录影捕捉了他难得的丰采,他那抒情精致有时甜得发腻的琴声勾起人们对十八、十九世纪田园牧歌生活般诗意浪漫的回忆和向往,让人们得以分析奥尔小提琴演奏学派特殊技巧的关键所在。   1929年定居美国。米尔斯坦的光彩往往被海菲兹遮掩,而实际上米尔斯坦更为扎实,对具体作品的表达亦深于海菲兹。他的跳弓非常精确而轻巧,震音充满韵味,音色变化也非常精致。米尔斯坦一生倾注心力最多的是巴赫的6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曾先后3次录音。米尔斯坦于1992年12月21日逝世。
查看更多
Nathan Milstein
全部歌曲(204首)
 
歌曲
歌手
专辑
 
< 1 ··· 3 4 5 6 7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