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日·甘斯布,又译作塞尔日·甘斯布,是一位法国歌手、作曲家、钢琴家、电影作曲家、诗人、画家、编剧、作家、演员和导演。他身上荟萃了诗人的气质,法国人的幽默。他是法国流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经常充满挑衅性和诽谤性,他的曲风多元,使得他难以被归类,他的作品已深入人心,被视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家之一。 他的抒情作品经常因为挑衅,幽默,讽刺或颠覆的原因加入大量巧妙的文字游戏来欺骗听众。他歌曲中的文字游戏常见类型有拟声词,押韵,首音互换和双关语等等。在甘斯布的职业生涯中,他写了超过500首歌曲。1991年去世后,法国为他降半旗致哀。   十月革命后,一对俄裔犹太夫妇流亡到了巴黎。丈夫受过正统的绘画和古典音乐训练,在俱乐部找了份弹钢琴的活儿。1928年,一对双胞胎来到这个家庭,其中的男孩,我们姑且用他日后的艺名“塞日”称呼他。   从小,塞日就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接受古典音乐的训练。他记得他和孪生姐姐练习钢琴的时候,总要在钢琴的左端放上块手帕,因为到最后他们总会被父亲训得涕泪横流。那时,家里的收音机除了听古典音乐是不准听别的节目的。   塞日不算是个好学生,中学没上几天就被开除了。还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的绘画天赋给了他在美术学校继续学习的机会。他想过当一个大画家,可画出来的东西总难令他感到满意,而他的家庭显然无法让他在一条充满风险的路上试探下去。   现在的家庭让小孩学钢琴叫“陶冶情趣”,但那时,父亲教塞日弹钢琴无非是为了让他掌握一门生活技能。在父亲介绍下,塞日开始在俱乐部兼职弹奏钢琴,他干得游刃有余,因为大多数在酒吧演奏的人都是敷衍了事,而塞日不仅功底扎实,而且演奏起来充满激情。   二十多岁时,塞日开始写流行歌。一开始,他的作品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到了1958年,他决定彻底放弃绘画,他毁掉了自己所有的美术作品,一门心思走上音乐之路。这一年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他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塞日·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Serge是个俄国名字,表明了他的血统,而Gainsbourg则是从家族姓氏Ginzburg转化来的,多了点法国味儿。   光有艺名还不够,他有了机会给颇有名气的女歌手米歇尔·阿诺做吉他和钢琴伴奏,人们很容易从一大堆庸庸碌碌的人中分辨出这个才华横溢的小伙子。同一时期,他和当时法国最富盛名的小说家、作曲家、爵士小号手博里·维昂 (1920~1959) 成了朋友,他后来幽默、犬儒的处世态度,歌曲中轻松、嘲讽的意味无不是受博里·维昂的影响。在维昂的鼓励和女歌手的提携下,他开始演唱自己的作品。   第一张唱片   唱片公司的人很快注意到了甘斯布,飞利浦公司和他签了约,1958年,他发行了第一张唱片《Du chant a la une!》。作为新人,他遭到一些乐评人的刻薄,博里·维昂亲自撰文为他辩驳,说他的音乐动听,前途无量。甘斯布则是副宠辱不惊的派头。这种态度在今后一直伴随着他,令喜欢他的人特喜欢,不喜欢的人特不喜欢。现在人们已经把尖酸的乐评人忘了,而唱片里的一首歌《丁香站的检票员》已经成了法语歌曲中的经典。   第二张唱片   第二张唱片反响平平,1961年,他推出的第三张唱片干脆就叫《一鸣惊人的塞日·甘斯布》,这是热爱文学的甘斯布向文学大师致敬的一张专辑,其中收录的《玛戈丽亚之歌》和《普雷维尔之歌》,分别是向雨果和诗人雅克·普莱维尔致敬。唱片获得了成功,请甘斯布写歌的歌手排起了长队。甘斯布写的歌旋律优美,像小溪一样流转,却并不华丽,歌词完全是诗人的水准。更主要的是,他不但高产,而且在音乐上不断超越自己,从此,占据了六七十年代法国流行音乐的风头浪尖。   1963年   他在伦敦录制了一首四轨单曲《爪哇姑娘》,对伦敦的录音技术赞口不绝,认为只有伦敦的技师才能制造最酷的效果。第二年,他频繁前往伦敦,录制了第四张专辑《隐秘的甘斯布》,为了这张唱片,他请了弹奏爵士贝斯和吉普赛吉他的乐手与他合作。而这年末尾推出的《甘斯布的打击乐》却已抛下爵士氛围,成了一派加勒比海风光了。   60年代中期   Yéyé风潮席卷法国,从海那边吹过来的风,教女孩子穿起迷你裙,中统靴,音乐也是英美的摇滚最流行,法语歌曲的地位一再下降,尽管并没有影响到甘斯布唱片的销量,但是青少年却当他是知识分子型音乐人,对他敬而远之了。一直处在前锋的甘斯布心有不甘,很快证明了自己能跟得上时代潮流。当时,16岁的女歌手法兰西·高尔刚在法国崭露头角,他为她谱写了一支歌曲《棒棒糖》,这首歌节奏明快,曲调爽朗,配器用上了呱呱叫的电吉他,一夜之间就在青少年中风靡起来。他们喜欢上这个理解他们趣味的人,焦急地等待他的新歌出现。   美女梦中情人   在法国人眼里,甘斯布丑得厉害,“他长得多像只海龟呀”,但是这样一个男人却很有女人缘。塞日·甘斯布一生钟爱三样东西: Gitanes牌香烟、酒和女人,他与那个时代法国许多美丽的女明星都有瓜葛。那时候,甘斯布帮人写歌,捧谁红谁,女歌星们总爱挤在他周围,但让他真正动心的其实屈指可数。   碧姬·巴铎,人们又叫她BB,是法国五六十年代当红不让的性感偶像。她在电影中显得举止洒脱,性感豪放,一头金发几乎成了特定的社会现象,她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年青一代的性解放思潮,男人仰慕她,年轻的法国女子不但学她的衣着、发型,甚至连她走路扭臀的姿态也要模仿。   那是1967年,塞日·甘斯布之前已经经历过两次不值一提的婚姻,和碧姬·巴铎在一个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相遇了。对甘斯布来说,BB简直就是他梦中的女人,而让他美梦成真的是,他发现BB也被他强烈吸引着。正好BB的第二次婚姻太不顺心,他们顺其自然地发展起地下情。   塞日那时住在国际艺术家城里,房间只有学生宿舍般大小。他们借朋友的公寓里幽会,在高级餐馆和俱乐部出双入对,开着敞蓬车游车河……在爱情的滋润下,甘斯布思如泉涌,创作了日后成为经典的唱片《邦妮和克莱德》。像同名电影一样,唱片封套上,甘斯布神情冷酷,而BB留着顺滑的金发,戴着贝雷帽,摆出匪徒姘头的媚态。这张专辑轰动一时,因为甘斯布按照BB的要求,为她写了他所能想象的最美丽的爱情歌曲,这就是《邦妮和克莱德》以及本来应该收录在这张专辑中的《我爱你,我不再爱你》。   BB要求甘斯布给她写最美丽的爱情歌曲,甘斯布却写了一首黄色歌曲《我爱你,我不再爱你》,这首歌成了他最经典的作品。1967年的一个冬夜,他和BB一起在巴黎录这首歌,录音棚小得就像一个电话亭子,冒着腾腾的雾气,他们挤着坐在里面,边唱,边用手挑逗着对方,两个小时以后,出来的录音里充满了呻吟、叹息和肉感的尖叫。   第二天,听过小样的记者跑去问BB的老公百万富翁甘瑟·萨奇的感想,在丈夫和经纪人的双重压力下,BB请求甘斯布放弃发行这首歌,尽管甘斯布认为歌曲纯洁,是爱情催化的结果,但还是顺从了她的意思。   两人之间脆弱的爱情受到了考验,BB回到了丈夫身边,甘斯布痛苦不堪,而救赎他的那个人就快该出现了。
  赛日·甘斯布,又译作塞尔日·甘斯布,是一位法国歌手、作曲家、钢琴家、电影作曲家、诗人、画家、编剧、作家、演员和导演。他身上荟萃了诗人的气质,法国人的幽默。他是法国流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经常充满挑衅性和诽谤性,他的曲风多元,使得他难以被归类,他的作品已深入人心,被视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家之一。 他的抒情作品经常因为挑衅,幽默,讽刺或颠覆的原因加入大量巧妙的文字游戏来欺骗听众。他歌曲中的文字游戏常见类型有拟声词,押韵,首音互换和双关语等等。在甘斯布的职业生涯中,他写了超过500首歌曲。1991年去世后,法国为他降半旗致哀。   十月革命后,一对俄裔犹太夫妇流亡到了巴黎。丈夫受过正统的绘画和古典音乐训练,在俱乐部找了份弹钢琴的活儿。1928年,一对双胞胎来到这个家庭,其中的男孩,我们姑且用他日后的艺名“塞日”称呼他。   从小,塞日就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接受古典音乐的训练。他记得他和孪生姐姐练习钢琴的时候,总要在钢琴的左端放上块手帕,因为到最后他们总会被父亲训得涕泪横流。那时,家里的收音机除了听古典音乐是不准听别的节目的。   塞日不算是个好学生,中学没上几天就被开除了。还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的绘画天赋给了他在美术学校继续学习的机会。他想过当一个大画家,可画出来的东西总难令他感到满意,而他的家庭显然无法让他在一条充满风险的路上试探下去。   现在的家庭让小孩学钢琴叫“陶冶情趣”,但那时,父亲教塞日弹钢琴无非是为了让他掌握一门生活技能。在父亲介绍下,塞日开始在俱乐部兼职弹奏钢琴,他干得游刃有余,因为大多数在酒吧演奏的人都是敷衍了事,而塞日不仅功底扎实,而且演奏起来充满激情。   二十多岁时,塞日开始写流行歌。一开始,他的作品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到了1958年,他决定彻底放弃绘画,他毁掉了自己所有的美术作品,一门心思走上音乐之路。这一年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他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塞日·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Serge是个俄国名字,表明了他的血统,而Gainsbourg则是从家族姓氏Ginzburg转化来的,多了点法国味儿。   光有艺名还不够,他有了机会给颇有名气的女歌手米歇尔·阿诺做吉他和钢琴伴奏,人们很容易从一大堆庸庸碌碌的人中分辨出这个才华横溢的小伙子。同一时期,他和当时法国最富盛名的小说家、作曲家、爵士小号手博里·维昂 (1920~1959) 成了朋友,他后来幽默、犬儒的处世态度,歌曲中轻松、嘲讽的意味无不是受博里·维昂的影响。在维昂的鼓励和女歌手的提携下,他开始演唱自己的作品。   第一张唱片   唱片公司的人很快注意到了甘斯布,飞利浦公司和他签了约,1958年,他发行了第一张唱片《Du chant a la une!》。作为新人,他遭到一些乐评人的刻薄,博里·维昂亲自撰文为他辩驳,说他的音乐动听,前途无量。甘斯布则是副宠辱不惊的派头。这种态度在今后一直伴随着他,令喜欢他的人特喜欢,不喜欢的人特不喜欢。现在人们已经把尖酸的乐评人忘了,而唱片里的一首歌《丁香站的检票员》已经成了法语歌曲中的经典。   第二张唱片   第二张唱片反响平平,1961年,他推出的第三张唱片干脆就叫《一鸣惊人的塞日·甘斯布》,这是热爱文学的甘斯布向文学大师致敬的一张专辑,其中收录的《玛戈丽亚之歌》和《普雷维尔之歌》,分别是向雨果和诗人雅克·普莱维尔致敬。唱片获得了成功,请甘斯布写歌的歌手排起了长队。甘斯布写的歌旋律优美,像小溪一样流转,却并不华丽,歌词完全是诗人的水准。更主要的是,他不但高产,而且在音乐上不断超越自己,从此,占据了六七十年代法国流行音乐的风头浪尖。   1963年   他在伦敦录制了一首四轨单曲《爪哇姑娘》,对伦敦的录音技术赞口不绝,认为只有伦敦的技师才能制造最酷的效果。第二年,他频繁前往伦敦,录制了第四张专辑《隐秘的甘斯布》,为了这张唱片,他请了弹奏爵士贝斯和吉普赛吉他的乐手与他合作。而这年末尾推出的《甘斯布的打击乐》却已抛下爵士氛围,成了一派加勒比海风光了。   60年代中期   Yéyé风潮席卷法国,从海那边吹过来的风,教女孩子穿起迷你裙,中统靴,音乐也是英美的摇滚最流行,法语歌曲的地位一再下降,尽管并没有影响到甘斯布唱片的销量,但是青少年却当他是知识分子型音乐人,对他敬而远之了。一直处在前锋的甘斯布心有不甘,很快证明了自己能跟得上时代潮流。当时,16岁的女歌手法兰西·高尔刚在法国崭露头角,他为她谱写了一支歌曲《棒棒糖》,这首歌节奏明快,曲调爽朗,配器用上了呱呱叫的电吉他,一夜之间就在青少年中风靡起来。他们喜欢上这个理解他们趣味的人,焦急地等待他的新歌出现。   美女梦中情人   在法国人眼里,甘斯布丑得厉害,“他长得多像只海龟呀”,但是这样一个男人却很有女人缘。塞日·甘斯布一生钟爱三样东西: Gitanes牌香烟、酒和女人,他与那个时代法国许多美丽的女明星都有瓜葛。那时候,甘斯布帮人写歌,捧谁红谁,女歌星们总爱挤在他周围,但让他真正动心的其实屈指可数。   碧姬·巴铎,人们又叫她BB,是法国五六十年代当红不让的性感偶像。她在电影中显得举止洒脱,性感豪放,一头金发几乎成了特定的社会现象,她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年青一代的性解放思潮,男人仰慕她,年轻的法国女子不但学她的衣着、发型,甚至连她走路扭臀的姿态也要模仿。   那是1967年,塞日·甘斯布之前已经经历过两次不值一提的婚姻,和碧姬·巴铎在一个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相遇了。对甘斯布来说,BB简直就是他梦中的女人,而让他美梦成真的是,他发现BB也被他强烈吸引着。正好BB的第二次婚姻太不顺心,他们顺其自然地发展起地下情。   塞日那时住在国际艺术家城里,房间只有学生宿舍般大小。他们借朋友的公寓里幽会,在高级餐馆和俱乐部出双入对,开着敞蓬车游车河……在爱情的滋润下,甘斯布思如泉涌,创作了日后成为经典的唱片《邦妮和克莱德》。像同名电影一样,唱片封套上,甘斯布神情冷酷,而BB留着顺滑的金发,戴着贝雷帽,摆出匪徒姘头的媚态。这张专辑轰动一时,因为甘斯布按照BB的要求,为她写了他所能想象的最美丽的爱情歌曲,这就是《邦妮和克莱德》以及本来应该收录在这张专辑中的《我爱你,我不再爱你》。   BB要求甘斯布给她写最美丽的爱情歌曲,甘斯布却写了一首黄色歌曲《我爱你,我不再爱你》,这首歌成了他最经典的作品。1967年的一个冬夜,他和BB一起在巴黎录这首歌,录音棚小得就像一个电话亭子,冒着腾腾的雾气,他们挤着坐在里面,边唱,边用手挑逗着对方,两个小时以后,出来的录音里充满了呻吟、叹息和肉感的尖叫。   第二天,听过小样的记者跑去问BB的老公百万富翁甘瑟·萨奇的感想,在丈夫和经纪人的双重压力下,BB请求甘斯布放弃发行这首歌,尽管甘斯布认为歌曲纯洁,是爱情催化的结果,但还是顺从了她的意思。   两人之间脆弱的爱情受到了考验,BB回到了丈夫身边,甘斯布痛苦不堪,而救赎他的那个人就快该出现了。
查看更多 举报
Serge Gainsbourg
热门单曲 全部234首
热门专辑 全部299张
热门MV 全部4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