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uss, R.: Don Quixote; Horn Concerto No.2

发行时间:1998-01-02
发行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DG)
简介: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指挥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携大提琴演奏家皮埃尔·富尼耶 (Pierre Fournier)及圆号演奏家诺伯特·豪普特曼(Norbert Hauptmann)共同演绎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唐·吉诃德》和降E大调第2圆号协奏曲。唱片发行于1998年01月02日,为大禾花(The Originals)系列唱片。   擅长写作英雄与哲学等深奥音乐的理查·施特劳斯,在这首风趣的交响诗《唐·吉诃德》(Don Quixote, fantastic variations for cello & orchestra, Op. 35 (TrV 184) )中,也很成功地创造出谐趣幽默的音乐。作品创作于 1897年,《唐·吉诃德》是根据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同名讽刺小说所写成的,描述一位年近半百的唐·吉诃德老爷,因沉溺于古老的骑士小说,终于发狂,带着侍从桑丘离乡背井,到处去干滑稽可笑的冒险勾当。这是一首幻想风格的变奏曲,其表现手法颇为大胆,以三管编制的大管弦乐为主干,另附一支代表唐·吉诃德的独奏大提琴,和代表桑丘的独奏中提琴,全曲宛如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不过却是以交响变奏曲的方式作成。全曲由序曲、十个变奏曲和终曲构成,每一部分都描述了唐·吉柯德游侠生活中的不同景象。大提琴将它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施特劳斯正是利用了乐器的抒情色彩,将故事叙述得栩栩如生。   理查·施特劳斯一生仅仅只创作了两首圆号协奏曲,降E大调第2圆号协奏曲与其第一首的创作间隔了60年,是理查·施特劳斯78岁高龄时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其对父亲的哀思,这部作品带有淡淡的哀伤,比起第一部圆号协奏曲,年轻气盛、憧憬未来的英雄主义色彩有所减弱。从音乐的炫技性而言,第2号圆号协奏曲更为成熟。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指挥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携大提琴演奏家皮埃尔·富尼耶 (Pierre Fournier)及圆号演奏家诺伯特·豪普特曼(Norbert Hauptmann)共同演绎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唐·吉诃德》和降E大调第2圆号协奏曲。唱片发行于1998年01月02日,为大禾花(The Originals)系列唱片。   擅长写作英雄与哲学等深奥音乐的理查·施特劳斯,在这首风趣的交响诗《唐·吉诃德》(Don Quixote, fantastic variations for cello & orchestra, Op. 35 (TrV 184) )中,也很成功地创造出谐趣幽默的音乐。作品创作于 1897年,《唐·吉诃德》是根据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同名讽刺小说所写成的,描述一位年近半百的唐·吉诃德老爷,因沉溺于古老的骑士小说,终于发狂,带着侍从桑丘离乡背井,到处去干滑稽可笑的冒险勾当。这是一首幻想风格的变奏曲,其表现手法颇为大胆,以三管编制的大管弦乐为主干,另附一支代表唐·吉诃德的独奏大提琴,和代表桑丘的独奏中提琴,全曲宛如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不过却是以交响变奏曲的方式作成。全曲由序曲、十个变奏曲和终曲构成,每一部分都描述了唐·吉柯德游侠生活中的不同景象。大提琴将它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施特劳斯正是利用了乐器的抒情色彩,将故事叙述得栩栩如生。   理查·施特劳斯一生仅仅只创作了两首圆号协奏曲,降E大调第2圆号协奏曲与其第一首的创作间隔了60年,是理查·施特劳斯78岁高龄时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其对父亲的哀思,这部作品带有淡淡的哀伤,比起第一部圆号协奏曲,年轻气盛、憧憬未来的英雄主义色彩有所减弱。从音乐的炫技性而言,第2号圆号协奏曲更为成熟。
 
歌曲
歌手
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