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delssohn / Brahms: Violin Concertos
发行时间:1994-08-15
发行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DG)
简介: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是其最后一部重要的协奏曲,在世界上最为流行,同时也是最常被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作于1838-1844年间,1845年3月13日在莱比锡进行了首演。这支小提琴协奏曲同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 ,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第一乐章:很热情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式。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 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自由的变奏曲式。 D大调第一小提琴先奏富抒情味的主题,变奏处理后,主奏小提琴的华彩加入,转人降B大调,小提琴奏三连音符。主奏小提琴的旋律由各种乐器处理后,进入小提琴的华彩,弦乐发展而形成高潮,这一乐章不间断,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不太快的稍快板 – 很活泼的快板,E大调,回旋奏鸣曲。由主奏小提琴奏充满活力的第一主题,经过部后,第二主题由第一小提琴以F大调呈现,两个主题交织,出现华彩。发展部以主奏小提琴的华彩始,再开始处理第一主题。在经短暂模仿后,低音弦乐处理主题动机,主奏小提琴奏这一主题,进入再现部。再现部第二主题以D小调再现,结尾以第一主题为基础,短小而有力。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7,作于1878年,是勃拉姆斯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1879年元旦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首演,由约·阿希姆独奏。创作目的是为了题献给他的朋友,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全曲共分三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开头部分乐队的引子洋溢着有节制的热情,低声部弦乐与大管奏出第主题,这个第一主题先是田园风味,随后被双簧管哀愁地接替,经发展后有一个对比性的热情的插段,随后在第二个呈示部开始时,小提琴有长达40节的华彩乐段。发展部由那个插句开头,随后有一段旋律交错发展的呈示。再现部中的华彩乐段,克莱斯勒、海菲茨都在约·阿希姆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过改写。
第二乐章:慢板,F大调,三段体。这是布拉姆斯著名的抒情篇章。第一段,以双簧管引出的基本主题在木管乐器和圆号中发展,具朴素的牧歌风味。中段转入F小调,小提琴情绪化地以不同的音型交叉,显示出各种不同的情绪的混杂。第三段回到双簧管独奏的那一支旋律,在短暂的陈述后,渐渐消失在静谧之中。
第三乐章: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式。其基本主题有民间舞蹈节奏,具吉普赛舞曲风格。因为约·阿希姆是匈牙利籍,这个主题是为表达对约·阿希姆的敬意。这一乐章曲式结构为A+B+A+C+B+A+尾声。尾声为急板,从大提琴暗示基本主题的三连音始,紧接着基本主题在独奏小提琴上变化重现,速度转快,在力量的骤增中,音色越来越明亮。最后全曲以富匈牙利特色的3个有力的和弦作为结束。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是其最后一部重要的协奏曲,在世界上最为流行,同时也是最常被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作于1838-1844年间,1845年3月13日在莱比锡进行了首演。这支小提琴协奏曲同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 ,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第一乐章:很热情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式。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 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自由的变奏曲式。 D大调第一小提琴先奏富抒情味的主题,变奏处理后,主奏小提琴的华彩加入,转人降B大调,小提琴奏三连音符。主奏小提琴的旋律由各种乐器处理后,进入小提琴的华彩,弦乐发展而形成高潮,这一乐章不间断,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不太快的稍快板 – 很活泼的快板,E大调,回旋奏鸣曲。由主奏小提琴奏充满活力的第一主题,经过部后,第二主题由第一小提琴以F大调呈现,两个主题交织,出现华彩。发展部以主奏小提琴的华彩始,再开始处理第一主题。在经短暂模仿后,低音弦乐处理主题动机,主奏小提琴奏这一主题,进入再现部。再现部第二主题以D小调再现,结尾以第一主题为基础,短小而有力。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7,作于1878年,是勃拉姆斯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1879年元旦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首演,由约·阿希姆独奏。创作目的是为了题献给他的朋友,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全曲共分三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开头部分乐队的引子洋溢着有节制的热情,低声部弦乐与大管奏出第主题,这个第一主题先是田园风味,随后被双簧管哀愁地接替,经发展后有一个对比性的热情的插段,随后在第二个呈示部开始时,小提琴有长达40节的华彩乐段。发展部由那个插句开头,随后有一段旋律交错发展的呈示。再现部中的华彩乐段,克莱斯勒、海菲茨都在约·阿希姆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过改写。
第二乐章:慢板,F大调,三段体。这是布拉姆斯著名的抒情篇章。第一段,以双簧管引出的基本主题在木管乐器和圆号中发展,具朴素的牧歌风味。中段转入F小调,小提琴情绪化地以不同的音型交叉,显示出各种不同的情绪的混杂。第三段回到双簧管独奏的那一支旋律,在短暂的陈述后,渐渐消失在静谧之中。
第三乐章: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式。其基本主题有民间舞蹈节奏,具吉普赛舞曲风格。因为约·阿希姆是匈牙利籍,这个主题是为表达对约·阿希姆的敬意。这一乐章曲式结构为A+B+A+C+B+A+尾声。尾声为急板,从大提琴暗示基本主题的三连音始,紧接着基本主题在独奏小提琴上变化重现,速度转快,在力量的骤增中,音色越来越明亮。最后全曲以富匈牙利特色的3个有力的和弦作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