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德·格罗菲 (Ferde Grofe,1892-1972),美国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中提琴,从母亲学钢琴、小提琴与和声。因家境贫寒,少时曾当过报童、司机和书籍装订工人。十七岁入洛杉矶交响乐团任中提琴手。二十八岁起在惠特曼领导的爵士乐团里当钢琴演奏员并从事乐曲编配和指挥。1924年由于为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配器而一举成名,后专业从事创作。在他的作品中,以描绘亚利桑那州北部自然风光的管弦乐组曲《大峡谷》最为著名。 《密西西比河组曲》 、 《好莱坞组曲》 、 《加利福尼亚组曲》等也颇受音乐听众的欢迎。格罗菲的音乐风格以擅长绘画般的描写为主,这种手法听来好像是把门德尔松、德彪西的音乐奇妙地与瓦格纳纳的音乐融汇一体一般,给人以清新、热情、生动之感.异常鲜明的乐器色彩对比也是格罗菲惯用的手法之一,这使他的音乐显得层次分明、色彩绚丽,而爵士乐语汇的广泛使用又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明显的美国气质。
菲尔德·格罗菲 (Ferde Grofe,1892-1972),美国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中提琴,从母亲学钢琴、小提琴与和声。因家境贫寒,少时曾当过报童、司机和书籍装订工人。十七岁入洛杉矶交响乐团任中提琴手。二十八岁起在惠特曼领导的爵士乐团里当钢琴演奏员并从事乐曲编配和指挥。1924年由于为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配器而一举成名,后专业从事创作。在他的作品中,以描绘亚利桑那州北部自然风光的管弦乐组曲《大峡谷》最为著名。 《密西西比河组曲》 、 《好莱坞组曲》 、 《加利福尼亚组曲》等也颇受音乐听众的欢迎。格罗菲的音乐风格以擅长绘画般的描写为主,这种手法听来好像是把门德尔松、德彪西的音乐奇妙地与瓦格纳纳的音乐融汇一体一般,给人以清新、热情、生动之感.异常鲜明的乐器色彩对比也是格罗菲惯用的手法之一,这使他的音乐显得层次分明、色彩绚丽,而爵士乐语汇的广泛使用又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明显的美国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