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润寿,香港广播节目主持人。麦润寿3岁丧父,之后他和打住家工的母亲在别人家生活,而与2个姊姊分开。中学时,于九龙邓镜波学校就读理科。1978年毕业于香港浸会书院语言文学系,后于港台工作。79年离开电台,转职中学数学科教师,一年后重投港台。到了1988年再次离开港台,出外开办公关制作公司。后来加入商业电台,任职公关及创作总监,并主持晨早节目。1997年,他再回到港台,主持晚间节目《星空奇遇铁达尼》直至现在。麦润寿亦主持香港电台电视节目《中学校际问答比赛》《健康大道》《香港故事》及《小学校际通识问答比赛》。   他于2002年创立“永不放弃同学会”,透过不同的训练和活动,让青年人学习与人相处之道,欣赏别人的长处,并了解持之以恒的态度。至今已有八届,每年也有不少青少年人参加。   麦润寿不遗余力向社会推动及灌输乐观积极的精神,不但感动了万千听众,更于2005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2008年5月麦润寿更获浸会大学颁发杰出传理人奖,他笑言并无特别感觉,“所谓十大最受欢迎节目、十大最受欢迎主持人等等不过是虚名,透过节目寓教育于娱乐,才是最真实的快乐!”   本身是天主教徒的麦润寿表示,一直希望长大后可以从事一门医治别人心灵的工作。基于他的宗教信仰与理想,即时便想到社工与神父工作最适合他不过。“社工是现代才有的,70年代社会还未流行这种职业。神父?我又要谈恋爱。”于是,毕业后加入香港电台工作了一年的麦润寿,第二年选择了当教师。“因为教师不单止负责教书,透过教学,一样可以传授做人的道理。我当时教数学科,每次测验,我都喜欢在试卷加插一、两题特别艰深的题目,因为一般人看到深题目便惊,以为这一题深,下一题都会一样深,这一题不懂得回答,下一题都一样不会懂,这是大部分学生的想法。但为什么他们一早便认定了一切呢?说不定下一题很浅呢?正如你今日过得不如意,为什么便要认定明天都会不如意?我就是透过数学,训练学生不要一遇到困难便感到害怕。”   不过,麦润寿的教学生涯只维持了一年。“起初我教数学,谁不知后来校长却要我教中文科,真是晴天霹雳,中文科有书法堂,我实在难忍毛笔纸墨的味道,对着它们,我有在厕所内改簿的感觉。”意想不到这会是麦润寿毅然辞去教职的原因,或者他本来就不是想做老师,而只是想找适当的途径医治别人的心灵。恰巧港台再次向他招手,他便又重投港台的怀抱当节目主持人。“有人问,做了DJ,岂不是不能继续医治别人的心灵,理想达不到很失望?我并不认同这说法。理想,可以透过不同形式而达到的,为什么一定要局限在一所学校之内?利用电台,我每说一句话,将有更多人接收得到,能收到的效果更大。”   麦润寿一直希望可透过工作帮助别人,医治他们的心灵。五年来,每晚三小时的节目,保守估计麦润寿已先后与过万位听众通过电话,一人力量有限,相信他总试过未能凭他的一张嘴,帮助别人解决面前困境,“这当然会发生,我只是普通人,即使是神也不能拯救世人。”不过,麦润寿已经尽了所能,多年来,他为节目创作过不少口号,包括“改变消极潮流、全力积极奋斗”、“晚晚有梦想,朝朝有理想”、“open your mind,speak your mind,beautify your life”等等,麦润寿谓这些口号都不是顺口开河乱作一通的,他希望透过在节目内讲得多,潜而默化下,改变港人的做人处世态度。   他主持节目的一大特色(亦是最吸引的),是不会随便附和听众,面对幼稚与不对的言论他会驳斥,无理或办不到的要求他会拒绝,一旦认为你不应该来电,更会即时无情cut线,“有人曾问我,为什么有些听众,我会与他们倾谈很长的时间,有些却很快便收线?当我从对答中,发觉听众每天也与10个朋友诉说着同样的不满,我会尽快收线,我不要做他第11个朋友,因为他日以继夜重复又重复的提着那些不快,只会一世也忘记不了,我不想害人。反而若我知道听众是那些朋友不多,又不轻易对别人说出心底话的,我定会与他谈久一点,因为我明白要他打出这个电话并不容易。”   麦润寿说:“只要不气馁,每个失败的经历,在将来都可以帮到你。”   “改变消极潮流、全力积极奋斗”   “晚晚有梦想,朝朝有理想”   “open your mind, speak your mind, beautify your life”    “Never give up ,一定得。”(意思就是:永不放弃,一定能取得成功。)
  麦润寿,香港广播节目主持人。麦润寿3岁丧父,之后他和打住家工的母亲在别人家生活,而与2个姊姊分开。中学时,于九龙邓镜波学校就读理科。1978年毕业于香港浸会书院语言文学系,后于港台工作。79年离开电台,转职中学数学科教师,一年后重投港台。到了1988年再次离开港台,出外开办公关制作公司。后来加入商业电台,任职公关及创作总监,并主持晨早节目。1997年,他再回到港台,主持晚间节目《星空奇遇铁达尼》直至现在。麦润寿亦主持香港电台电视节目《中学校际问答比赛》《健康大道》《香港故事》及《小学校际通识问答比赛》。   他于2002年创立“永不放弃同学会”,透过不同的训练和活动,让青年人学习与人相处之道,欣赏别人的长处,并了解持之以恒的态度。至今已有八届,每年也有不少青少年人参加。   麦润寿不遗余力向社会推动及灌输乐观积极的精神,不但感动了万千听众,更于2005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2008年5月麦润寿更获浸会大学颁发杰出传理人奖,他笑言并无特别感觉,“所谓十大最受欢迎节目、十大最受欢迎主持人等等不过是虚名,透过节目寓教育于娱乐,才是最真实的快乐!”   本身是天主教徒的麦润寿表示,一直希望长大后可以从事一门医治别人心灵的工作。基于他的宗教信仰与理想,即时便想到社工与神父工作最适合他不过。“社工是现代才有的,70年代社会还未流行这种职业。神父?我又要谈恋爱。”于是,毕业后加入香港电台工作了一年的麦润寿,第二年选择了当教师。“因为教师不单止负责教书,透过教学,一样可以传授做人的道理。我当时教数学科,每次测验,我都喜欢在试卷加插一、两题特别艰深的题目,因为一般人看到深题目便惊,以为这一题深,下一题都会一样深,这一题不懂得回答,下一题都一样不会懂,这是大部分学生的想法。但为什么他们一早便认定了一切呢?说不定下一题很浅呢?正如你今日过得不如意,为什么便要认定明天都会不如意?我就是透过数学,训练学生不要一遇到困难便感到害怕。”   不过,麦润寿的教学生涯只维持了一年。“起初我教数学,谁不知后来校长却要我教中文科,真是晴天霹雳,中文科有书法堂,我实在难忍毛笔纸墨的味道,对着它们,我有在厕所内改簿的感觉。”意想不到这会是麦润寿毅然辞去教职的原因,或者他本来就不是想做老师,而只是想找适当的途径医治别人的心灵。恰巧港台再次向他招手,他便又重投港台的怀抱当节目主持人。“有人问,做了DJ,岂不是不能继续医治别人的心灵,理想达不到很失望?我并不认同这说法。理想,可以透过不同形式而达到的,为什么一定要局限在一所学校之内?利用电台,我每说一句话,将有更多人接收得到,能收到的效果更大。”   麦润寿一直希望可透过工作帮助别人,医治他们的心灵。五年来,每晚三小时的节目,保守估计麦润寿已先后与过万位听众通过电话,一人力量有限,相信他总试过未能凭他的一张嘴,帮助别人解决面前困境,“这当然会发生,我只是普通人,即使是神也不能拯救世人。”不过,麦润寿已经尽了所能,多年来,他为节目创作过不少口号,包括“改变消极潮流、全力积极奋斗”、“晚晚有梦想,朝朝有理想”、“open your mind,speak your mind,beautify your life”等等,麦润寿谓这些口号都不是顺口开河乱作一通的,他希望透过在节目内讲得多,潜而默化下,改变港人的做人处世态度。   他主持节目的一大特色(亦是最吸引的),是不会随便附和听众,面对幼稚与不对的言论他会驳斥,无理或办不到的要求他会拒绝,一旦认为你不应该来电,更会即时无情cut线,“有人曾问我,为什么有些听众,我会与他们倾谈很长的时间,有些却很快便收线?当我从对答中,发觉听众每天也与10个朋友诉说着同样的不满,我会尽快收线,我不要做他第11个朋友,因为他日以继夜重复又重复的提着那些不快,只会一世也忘记不了,我不想害人。反而若我知道听众是那些朋友不多,又不轻易对别人说出心底话的,我定会与他谈久一点,因为我明白要他打出这个电话并不容易。”   麦润寿说:“只要不气馁,每个失败的经历,在将来都可以帮到你。”   “改变消极潮流、全力积极奋斗”   “晚晚有梦想,朝朝有理想”   “open your mind, speak your mind, beautify your life”    “Never give up ,一定得。”(意思就是:永不放弃,一定能取得成功。)
查看更多 举报
麦润寿
热门单曲 全部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