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乔舒亚.桑德海姆(Stephen Joshua Sondheim 1930年3月22日—),美国著名作曲作词家,号称概念音乐剧鼻祖。曾获得奥斯卡奖1次、托尼奖8次、 格莱美奖多次、普利策奖1次。他知名的作品有:《春光满古城》《理发师陶德》和《拜访森林》等。他曾在1973年到1981年期间担任美国剧作家协会主席。
如果听到斯蒂芬·乔舒亚·桑德海姆(Stephen Joshua Sondheim)的名字,也许很多人会有“此人是谁?”的疑问。的确,他的名字对于众多非音乐剧迷或者初级音乐剧迷而言并没有韦伯那么响亮。但在韦伯音乐剧大举入侵美国舞台的当今,身为“概念音乐剧”的开山鼻祖,桑德海姆被视为美国音乐剧界唯一能与韦伯分庭抗礼的人物,他的声名和实力举世公认。
拿桑德海姆和韦伯比较,两人的风格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用电影界的例子打比方,韦伯好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或者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身怀天赋奇才,作品人人喜闻乐见,自身名字便是票房的有力保证,任何时候都雄赳赳气昂昂地驰骋在艺术商业化的大道上;而桑德海姆就像是怪才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或者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其作品有着丰厚的内涵,却经常晦涩难懂;拥有一批死忠观众群,却也只为这部分观众所喜爱,骨子里总是透着点孤芳自赏的味道。桑德海姆的天才是毋庸置疑的。你可以不喜欢他的作品,却不能无视于他在音乐剧界的影响和地位。
1930年3月22日,桑德海姆出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制衣商家庭。尽管黄历上未注明此日“宜出生音乐剧大师”,然而18年后,韦伯先生恁是又选了这个日子来到人间。桑德海姆并非出生于音乐世家,但有着身为制衣商的父亲和服装设计师的母亲,他们和纽约演艺界有着很深的工作渊源,所以,他一方面从小受到了富裕家境所提供的良好音乐教育,另一方面又依托父母的职业便利,经常置身于剧院演出的环境,很早便培养出对百老汇音乐剧的浓厚兴趣。
后来,桑德海姆通过父母的生意关系结识了音乐剧界的传奇人物奥斯卡·哈默斯坦二世,并有幸从十一二岁起就在这位大师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剧创作艺术。也许是因为看出了桑德海姆的音乐才华,哈默斯坦对这个10岁时父母离异,小小年龄便显得安静早熟的聪颖少年青睐有加,喜爱程度甚至胜过了自己的几个亲生儿子,允许他随时过来居住。对父母离婚后随母亲生活的小桑德海姆而言,哈默斯坦先生亦师亦父,是他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老先生所从事的音乐剧创作自然也成为他眼中最了不起的职业。于是,小桑德海姆早早下定决心,立志要成为像哈默斯坦先生那样伟大的音乐剧创作者,但从桑德海姆日后的成就看,他对作词的兴趣好像远没有作曲来得大。
1948年3月,哈默斯坦先生邀请小桑德海姆一道出席自己与理查德·罗杰斯的最新音乐剧大作《旋转木马》(Carousel)在纽黑文(New Haven)剧院的首演,以此作为少年的15岁生日礼物。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R&H组合最钟爱的作品也是音乐剧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当年的首演自是让小小年纪的桑德海姆深受震撼。
几个月之后,桑德海姆和学校戏剧社的同学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并创下了该校学生戏剧票房的最好纪录。桑德海姆得意洋洋地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哈默斯坦先生过目,却被哈默斯坦一撕两半,因为这是他见过的最差劲作品。桑德海姆大受打击,却因羞蒙福,得到了所有音乐剧创作者梦寐以求的“九阳真经”: 整整一下午,哈默斯坦先生耐心地为这位15岁的少年详细讲解音乐剧创作艺术,将自己数十年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倾囊相授。
多年之后,桑德海姆在回忆往事时依旧感叹:那一个下午他所领受的创作神功,比许多同行埋头苦修一辈子所能学到的更多更宝贵。此后,经大师妙手点化,桑德海姆如有神助,逐渐在音乐剧界崭露头角。
比起十六七岁就从学校退学走上音乐剧创作道路的天才少年韦伯,桑德海姆可算是循规蹈矩的乖乖牌学生。在威廉姆斯学院(The Williams College)学习音乐并顺利毕业后,20岁的桑德海姆获得了在百老汇名作曲家米尔顿·巴比特(Milton Babbitt)门下学习的机会。到他的第一部音乐剧作品《周六夜晚》(Saturday Night)。
问世,桑德海姆已是25岁的“大龄青年”了。难怪桑德海姆长韦伯整整18岁,却总是被视作韦伯同时代的创作者。鉴于这位大师是能词会曲的全才型人物,其大器晚成倒也算是厚积薄发。
桑德海姆以词作者的身份出道,当他怀揣未完成的《周六夜晚》四处寻求发展机会的时候,又得一位贵人相助,他便是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伯恩斯坦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天赋,安排他协助自己写《西区故事》的歌词,说是协助,当然有些让年轻人干点杂活先锻炼一下的味道,所以,尽管《西区故事》词作者署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实际上基本是由桑德海姆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当时音乐剧界仍有重作曲而轻写词的风气,桑德海姆一开始本想推辞,但在词作名家哈默斯坦的劝说下终于改变了主意,踏踏实实地在剧组中做起这份不起眼的工作。
很多时候,听得老人言不但会避免吃亏,而且还赚大便宜。1957年,《西区故事》正式上演,好评如潮,27岁的桑德海姆成为最大的赢家,他的名字与伯恩斯坦(作曲)、哈罗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制作)、杰罗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导演、编舞)这些业界巨擘放在了一起,知名度陡增,他与制片人普林斯也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合作。
不过,天降大任于著名音乐剧大师前,还有个苦其心志的过程。桑德海姆随后的发展也跌了几个跟头。《西区故事》之后,他着手将《周六夜晚》搬上舞台,孰料大功告成的关头,制作人却不幸病逝,连带使《周六夜晚》的上演胎死腹中。受此打击的桑德海姆振作精神,接受了杰罗姆·罗宾斯和阿瑟·劳伦斯的邀约,准备进行新音乐剧《玫瑰舞后》(Gypsy)的创作,但出演此剧的音乐剧天后伊瑟·门曼(Ethel Merman)却不乐意,她坚持认为桑德海姆资历尚浅不足以挑起作曲的重担。未来的大师当然牛不过已成名的大腕,桑德海姆再次在哈默斯坦的鼓励下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词作者。好在《玫瑰舞后》上演后大受欢迎,至今复排三次仍是欲罢不能,桑德海姆也凭借出道后的这两部佳作,一举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著名词作家”。
眼见桑德海姆只能在作词领域里打转,好朋友哈罗德·普林斯看不下去了,给了他一个创作新剧《论坛路上趣事多》(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的机会。这一次桑德海姆终于如愿以偿,一人包揽了词曲创作。和他后来那些挥舞着挑战传统大旗颠覆音乐剧界的作品相比,这部闹剧尽管突破了百老汇舞台开场“一见钟情”、结尾“皆大欢喜”的陈旧套路,却仍算是循规蹈矩之作。该剧1962年上演后赢得了多项“托尼奖”,唯独桑德海姆急切盼望获得肯定的作曲却连个提名奖都没拿到。不过这种结果和他两年后的《人人都能吹口哨》(Anyone CanWhistle)相比已经有天壤之别,那部戏首演7天后就被迫停演,对桑德海姆的自信打击很大。
借着大师的名头,《人人都能吹口哨》的价值到今日也终于获得了世人承认,但在当时它过于曲高和寡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部戏的失败对桑德海姆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后的五六年间,他被迫重操旧业当起了词作者,因为再没人有胆量请他来作曲了。
进入70年代,桑德海姆终于迎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这次伸出援手的又是哈罗德·普林斯。1970年,由桑德海姆作词作曲、普林斯导演制作、改编自乔治·佛斯(George Furth)作品的新剧《伙伴们》(Company)成功上演,成为这对黄金组合在百老汇扬名立万的开端。
《伙伴们》是最富桑德海姆特色的作品之一,它打破了传统舞台剧的线性叙事结构,剧情只能用“一个逃避婚姻的单身男子和他的5对夫妇朋友间的故事”这种含混不清的说法来表达。原本至关重要的情节成了剧中可以舍弃的元素,创作者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概念才是全剧表现的重点。这种舍情节而就概念的创举标志着音乐剧的新生流派“概念音乐剧”诞生了,桑德海姆也因此被人冠以“概念音乐剧鼻祖”的法号。
不过在当时,人们并没有对这种创举的意义有更多深刻体会。这出新剧通过剧中人的视角所表现出的对传统婚姻价值的质疑,以及对都市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深刻探讨,才是它造成轰动的主要原因。《伙伴们》既让观众大笑,也令人们若有所思,这种举重若轻的表现手法备受票房和“托尼奖”的肯定,桑德海姆从此名声大振,他的铁杆戏迷也日益增多。
出了名什么都好办,一年后,桑德海姆的《富丽秀》(Follies)与观众见面了。《富丽秀》原名《楼上佳人》(The Girls Upstairs),早在《伙伴们》之前就已开始构思。这出戏长达140分钟,没有中场休息,风格与《伙伴们》一脉相承。它以富丽秀女郎数十年后故地重聚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社会变迁。这样的题材若是交由他人创作,多半会将表现的重心放在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感伤上,但桑德海姆却通过让两对老夫妇回首往事,极力表现他们对过往错失的遗憾,可谓独辟蹊径。在音乐创作方面,为了让观众产生恍若回到从前的感觉,桑德海姆全力打造百老汇“富丽秀”时期的音乐氛围,在作品中融入那个年代的埃尔文·柏林(Irving Berlin)、柯尔·波特(Cole Porter)、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等人的风格,其作曲天赋由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富丽秀》的奢华场景制作也开创了巨型音乐剧(Mega-musical)之先河,尽管这种豪华的场面在当今音乐剧舞台上愈演愈烈,但由此导致的超高成本当时却让《富丽秀》赔了个血本无归。
输了票房赢了口碑的桑德海姆此后为生计考虑略有收敛。1973年,他推出了与普林斯联手打造的《小夜曲》(A Little Night Music)。这部音乐剧改编自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的《夏夜微笑》(Smiles of a Summer Night)。桑德海姆在剧中采用了一种在他的作品中相当少见的轻盈柔美风格,在旋律中甚至有拉威尔(Maurice Ravel)、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以及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等音乐家作品的影子。《小夜曲》采用了桑德海姆作品中少有的皆大欢喜式结尾,不过,这个结局竟是缘自两对分崩离析的婚姻——桑氏的颠覆手法真是无孔不入。
《小夜曲》为桑德海姆赢得了大把奖项,票房收入也颇为可观。托此剧的福,桑德海姆终于有了他的第一首热门单曲《让小丑进来》(Send In The Clowns)(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这也很可能是他唯一的一首)。但他接下来的作品却又重蹈叫好不叫座的覆辙。1975年,野心勃勃的桑德海姆将大作《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搬上舞台,该剧剧情跨越了整整120年的近代日本史,创作风格深受日本歌舞伎的影响,并大胆使用亚洲演员和东方乐器。在剧中桑德海姆毫无顾忌地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冲突,批评西方资本主义在入侵东方世界的同时,对东方文化毁灭性的影响。看来忠言逆耳,因为西方观众显然被桑德海姆惹恼了,不愿掏钱支持它的票房。
1979年推出的《斯维尼·托德:舰队街的恶魔理发师》(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将目光投向了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一个贫富差距悬殊、腐败滋生蔓延的世界。这出音乐剧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一位恶魔理发师杀害顾客并将其尸体交由邻家老板娘做成人肉馅饼出售。但该剧并非以恶心恐怖为诉求的美国产《人肉叉烧包》,而是力图用黑色幽默的形式揭露工业革命后现实世界的黑暗面。尽管普通观众对《斯维尼·托德》并不感冒,但它却深得评论界以及桑德海姆铁杆戏迷的欢心,而且连连夺奖,被誉为桑德海姆—普林斯组合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得此褒奖,桑德海姆自信满满地推出了新剧《我们曾经的欢乐时光》(Merrily We Roll Along,1981年)。上帝又和我们的大师开了一个小玩笑:该剧不但上演16场后便黯然下档,老搭档普林斯也拂袖而去桑德海姆那怪异的叙事手法把自己送入导演生涯的最低谷。
眼见新作惨败,老搭档也撂挑子走人,桑德海姆百般无奈之下,愤而宣称要退出音乐剧界改写推理小说去。多亏此时一位从外百老汇崭露头角的新秀导演詹姆斯·拉旁(James Lapine)及时出现,成为桑德海姆的新搭档,世上才少了些质量未知的推理小说,多了几部优秀音乐剧。1984年,两人合作的第一部作品《星期天与乔治在公园》(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正式上演。这出音乐剧受19世纪乔治·修拉(George Seurat)的油画《大宛岛上的星期天》(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启发创作而成,延续了桑德海姆的概念风格,试图探讨在商业社会中如何平衡艺术创作和商业效益之间的关系,怎么看都有些桑德海姆自身经历的影子包含其中。如果拿韦伯的标准来评价这部作品的票房,不免有些强人所难,它没有亏,对桑德海姆简直就是胜利了。
在这部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成功作品之后,两人合作的第二部音乐剧《拜访森林》(Into The Woods)于1987年推出。在这部颠覆传统的新编格林童话大杂烩中,桑德海姆一如既往地嘲讽着由“一见钟情”到“终成眷属”的标准童话模式,告诫人们要学会成长,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共生关系,面对道德考验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就这样一部说教意味浓厚的成人童话剧,在评论界以及观众眼中,竟已算得上是桑德海姆最易于让人接受的作品了。在百老汇天后伯纳黛特·彼特斯(Bernadette Peters)的巨大票房号召力影响下,这出旋律简单明了,故事轻松愉快的童话剧不但赚了个盆满钵满,还从来势汹汹的《剧院魅影》手中,夺下了象征音乐剧灵魂所在的“托尼奖”最佳剧本、最佳词曲等大奖。
也许桑德海姆担心这种票房大卖还人见人爱的剧目太过商业化,会砸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招牌,所以他又做好了准备,要让评论界炸开锅,让观众无所适从。1990年底,桑德海姆与约翰·怀德曼(John Weidman)合作的新剧《刺客》(Assassins)在外百老汇试演,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就在那年夏天,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本剧试演开始仅一个月后,美国出兵海湾战场,第一次海湾战争开始。在这种正是需要几部主旋律作品来提升国民凝聚力的节骨眼上,桑德海姆的新作却是大唱反调,以美国历史上九位因刺杀总统而名留青史的刺客为主角,告诉观众们不要盲目用脸谱化对号入座的方式来看待这些历史人物,不要轻易将这些背负千古骂名的刺客看作疯子狂人,不要盲目相信别人所告诉你的历史,因为那也许并不客观公正……这种不合时宜大胆质疑美国民主精神的题材若是换了别人创作,怕是早被舆论的唾沫星子冲到大西洋海底永世不得超生了,多亏挂的是桑德海姆的大名,评论界骂归骂,却也不敢将其大笔封杀,而众多有识之士也勇于站出来表示对这出剧的赞赏。不过鉴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这部尚是半成品的《刺客》短暂试演后并没有立刻移师百老汇,而是直到10年后的2001年9月才开始排演,准备与观众见面。孰料此后没几天便发生了“9·11”惨剧,《刺客》的上演自然又是无限延期,直到2004年4月才正式登上百老汇舞台。刚上演没几日,《刺客》便获得了6项“托尼奖”提名,并在六月初的颁奖仪式上一举夺下了最佳复排音乐剧、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剧导演等5项大奖。
《刺客》之后,桑德海姆的又一部作品《激情》(Passion)于1994年出炉。这部作品改编自伊吉尼奥·雨果·塔切蒂(Iginio Ugo Tarchetti)1869年创作的小说《佛斯卡》(Fosca),是桑德海姆与拉旁合作的第三部作品。较之《刺客》,这部以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三角恋情为题材的音乐剧显然可算是温和之作了,虽然桑德海姆在剧中依旧质疑着社会传统观念和人际关系,试图探究美貌、财富、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关联。这部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在上演后反响颇佳,其精妙的叙事结构也大为评论界称道。
跨入新世纪后,身为美国音乐剧界领头人物的桑德海姆已是年逾古稀。自2000年起,美英各大城市纷纷复排上演桑德海姆的经典剧目以示祝贺,其活动日程甚至满满当当地直排到2005年桑德海姆75岁大寿的时候,如此隆重的待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回首这位音乐剧大师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他的早年作品时至今日,已被广大音乐剧爱好者奉为圭臬。而他后期的作品由于诞生时间尚短,其艺术价值虽然已有所体现,但划时代意义可能还要等到数十年后,才能在时间的洗礼中得以显现。对于生活在当今的音乐剧爱好者而言,有幸与这位大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亲眼见证经典的诞生,也算是今生有幸了。
斯蒂芬.乔舒亚.桑德海姆(Stephen Joshua Sondheim 1930年3月22日—),美国著名作曲作词家,号称概念音乐剧鼻祖。曾获得奥斯卡奖1次、托尼奖8次、 格莱美奖多次、普利策奖1次。他知名的作品有:《春光满古城》《理发师陶德》和《拜访森林》等。他曾在1973年到1981年期间担任美国剧作家协会主席。
如果听到斯蒂芬·乔舒亚·桑德海姆(Stephen Joshua Sondheim)的名字,也许很多人会有“此人是谁?”的疑问。的确,他的名字对于众多非音乐剧迷或者初级音乐剧迷而言并没有韦伯那么响亮。但在韦伯音乐剧大举入侵美国舞台的当今,身为“概念音乐剧”的开山鼻祖,桑德海姆被视为美国音乐剧界唯一能与韦伯分庭抗礼的人物,他的声名和实力举世公认。
拿桑德海姆和韦伯比较,两人的风格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用电影界的例子打比方,韦伯好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或者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身怀天赋奇才,作品人人喜闻乐见,自身名字便是票房的有力保证,任何时候都雄赳赳气昂昂地驰骋在艺术商业化的大道上;而桑德海姆就像是怪才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或者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其作品有着丰厚的内涵,却经常晦涩难懂;拥有一批死忠观众群,却也只为这部分观众所喜爱,骨子里总是透着点孤芳自赏的味道。桑德海姆的天才是毋庸置疑的。你可以不喜欢他的作品,却不能无视于他在音乐剧界的影响和地位。
1930年3月22日,桑德海姆出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制衣商家庭。尽管黄历上未注明此日“宜出生音乐剧大师”,然而18年后,韦伯先生恁是又选了这个日子来到人间。桑德海姆并非出生于音乐世家,但有着身为制衣商的父亲和服装设计师的母亲,他们和纽约演艺界有着很深的工作渊源,所以,他一方面从小受到了富裕家境所提供的良好音乐教育,另一方面又依托父母的职业便利,经常置身于剧院演出的环境,很早便培养出对百老汇音乐剧的浓厚兴趣。
后来,桑德海姆通过父母的生意关系结识了音乐剧界的传奇人物奥斯卡·哈默斯坦二世,并有幸从十一二岁起就在这位大师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剧创作艺术。也许是因为看出了桑德海姆的音乐才华,哈默斯坦对这个10岁时父母离异,小小年龄便显得安静早熟的聪颖少年青睐有加,喜爱程度甚至胜过了自己的几个亲生儿子,允许他随时过来居住。对父母离婚后随母亲生活的小桑德海姆而言,哈默斯坦先生亦师亦父,是他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老先生所从事的音乐剧创作自然也成为他眼中最了不起的职业。于是,小桑德海姆早早下定决心,立志要成为像哈默斯坦先生那样伟大的音乐剧创作者,但从桑德海姆日后的成就看,他对作词的兴趣好像远没有作曲来得大。
1948年3月,哈默斯坦先生邀请小桑德海姆一道出席自己与理查德·罗杰斯的最新音乐剧大作《旋转木马》(Carousel)在纽黑文(New Haven)剧院的首演,以此作为少年的15岁生日礼物。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R&H组合最钟爱的作品也是音乐剧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当年的首演自是让小小年纪的桑德海姆深受震撼。
几个月之后,桑德海姆和学校戏剧社的同学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并创下了该校学生戏剧票房的最好纪录。桑德海姆得意洋洋地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哈默斯坦先生过目,却被哈默斯坦一撕两半,因为这是他见过的最差劲作品。桑德海姆大受打击,却因羞蒙福,得到了所有音乐剧创作者梦寐以求的“九阳真经”: 整整一下午,哈默斯坦先生耐心地为这位15岁的少年详细讲解音乐剧创作艺术,将自己数十年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倾囊相授。
多年之后,桑德海姆在回忆往事时依旧感叹:那一个下午他所领受的创作神功,比许多同行埋头苦修一辈子所能学到的更多更宝贵。此后,经大师妙手点化,桑德海姆如有神助,逐渐在音乐剧界崭露头角。
比起十六七岁就从学校退学走上音乐剧创作道路的天才少年韦伯,桑德海姆可算是循规蹈矩的乖乖牌学生。在威廉姆斯学院(The Williams College)学习音乐并顺利毕业后,20岁的桑德海姆获得了在百老汇名作曲家米尔顿·巴比特(Milton Babbitt)门下学习的机会。到他的第一部音乐剧作品《周六夜晚》(Saturday Night)。
问世,桑德海姆已是25岁的“大龄青年”了。难怪桑德海姆长韦伯整整18岁,却总是被视作韦伯同时代的创作者。鉴于这位大师是能词会曲的全才型人物,其大器晚成倒也算是厚积薄发。
桑德海姆以词作者的身份出道,当他怀揣未完成的《周六夜晚》四处寻求发展机会的时候,又得一位贵人相助,他便是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伯恩斯坦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天赋,安排他协助自己写《西区故事》的歌词,说是协助,当然有些让年轻人干点杂活先锻炼一下的味道,所以,尽管《西区故事》词作者署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实际上基本是由桑德海姆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当时音乐剧界仍有重作曲而轻写词的风气,桑德海姆一开始本想推辞,但在词作名家哈默斯坦的劝说下终于改变了主意,踏踏实实地在剧组中做起这份不起眼的工作。
很多时候,听得老人言不但会避免吃亏,而且还赚大便宜。1957年,《西区故事》正式上演,好评如潮,27岁的桑德海姆成为最大的赢家,他的名字与伯恩斯坦(作曲)、哈罗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制作)、杰罗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导演、编舞)这些业界巨擘放在了一起,知名度陡增,他与制片人普林斯也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合作。
不过,天降大任于著名音乐剧大师前,还有个苦其心志的过程。桑德海姆随后的发展也跌了几个跟头。《西区故事》之后,他着手将《周六夜晚》搬上舞台,孰料大功告成的关头,制作人却不幸病逝,连带使《周六夜晚》的上演胎死腹中。受此打击的桑德海姆振作精神,接受了杰罗姆·罗宾斯和阿瑟·劳伦斯的邀约,准备进行新音乐剧《玫瑰舞后》(Gypsy)的创作,但出演此剧的音乐剧天后伊瑟·门曼(Ethel Merman)却不乐意,她坚持认为桑德海姆资历尚浅不足以挑起作曲的重担。未来的大师当然牛不过已成名的大腕,桑德海姆再次在哈默斯坦的鼓励下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词作者。好在《玫瑰舞后》上演后大受欢迎,至今复排三次仍是欲罢不能,桑德海姆也凭借出道后的这两部佳作,一举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著名词作家”。
眼见桑德海姆只能在作词领域里打转,好朋友哈罗德·普林斯看不下去了,给了他一个创作新剧《论坛路上趣事多》(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的机会。这一次桑德海姆终于如愿以偿,一人包揽了词曲创作。和他后来那些挥舞着挑战传统大旗颠覆音乐剧界的作品相比,这部闹剧尽管突破了百老汇舞台开场“一见钟情”、结尾“皆大欢喜”的陈旧套路,却仍算是循规蹈矩之作。该剧1962年上演后赢得了多项“托尼奖”,唯独桑德海姆急切盼望获得肯定的作曲却连个提名奖都没拿到。不过这种结果和他两年后的《人人都能吹口哨》(Anyone CanWhistle)相比已经有天壤之别,那部戏首演7天后就被迫停演,对桑德海姆的自信打击很大。
借着大师的名头,《人人都能吹口哨》的价值到今日也终于获得了世人承认,但在当时它过于曲高和寡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部戏的失败对桑德海姆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后的五六年间,他被迫重操旧业当起了词作者,因为再没人有胆量请他来作曲了。
进入70年代,桑德海姆终于迎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这次伸出援手的又是哈罗德·普林斯。1970年,由桑德海姆作词作曲、普林斯导演制作、改编自乔治·佛斯(George Furth)作品的新剧《伙伴们》(Company)成功上演,成为这对黄金组合在百老汇扬名立万的开端。
《伙伴们》是最富桑德海姆特色的作品之一,它打破了传统舞台剧的线性叙事结构,剧情只能用“一个逃避婚姻的单身男子和他的5对夫妇朋友间的故事”这种含混不清的说法来表达。原本至关重要的情节成了剧中可以舍弃的元素,创作者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概念才是全剧表现的重点。这种舍情节而就概念的创举标志着音乐剧的新生流派“概念音乐剧”诞生了,桑德海姆也因此被人冠以“概念音乐剧鼻祖”的法号。
不过在当时,人们并没有对这种创举的意义有更多深刻体会。这出新剧通过剧中人的视角所表现出的对传统婚姻价值的质疑,以及对都市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深刻探讨,才是它造成轰动的主要原因。《伙伴们》既让观众大笑,也令人们若有所思,这种举重若轻的表现手法备受票房和“托尼奖”的肯定,桑德海姆从此名声大振,他的铁杆戏迷也日益增多。
出了名什么都好办,一年后,桑德海姆的《富丽秀》(Follies)与观众见面了。《富丽秀》原名《楼上佳人》(The Girls Upstairs),早在《伙伴们》之前就已开始构思。这出戏长达140分钟,没有中场休息,风格与《伙伴们》一脉相承。它以富丽秀女郎数十年后故地重聚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社会变迁。这样的题材若是交由他人创作,多半会将表现的重心放在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感伤上,但桑德海姆却通过让两对老夫妇回首往事,极力表现他们对过往错失的遗憾,可谓独辟蹊径。在音乐创作方面,为了让观众产生恍若回到从前的感觉,桑德海姆全力打造百老汇“富丽秀”时期的音乐氛围,在作品中融入那个年代的埃尔文·柏林(Irving Berlin)、柯尔·波特(Cole Porter)、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等人的风格,其作曲天赋由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富丽秀》的奢华场景制作也开创了巨型音乐剧(Mega-musical)之先河,尽管这种豪华的场面在当今音乐剧舞台上愈演愈烈,但由此导致的超高成本当时却让《富丽秀》赔了个血本无归。
输了票房赢了口碑的桑德海姆此后为生计考虑略有收敛。1973年,他推出了与普林斯联手打造的《小夜曲》(A Little Night Music)。这部音乐剧改编自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的《夏夜微笑》(Smiles of a Summer Night)。桑德海姆在剧中采用了一种在他的作品中相当少见的轻盈柔美风格,在旋律中甚至有拉威尔(Maurice Ravel)、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以及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等音乐家作品的影子。《小夜曲》采用了桑德海姆作品中少有的皆大欢喜式结尾,不过,这个结局竟是缘自两对分崩离析的婚姻——桑氏的颠覆手法真是无孔不入。
《小夜曲》为桑德海姆赢得了大把奖项,票房收入也颇为可观。托此剧的福,桑德海姆终于有了他的第一首热门单曲《让小丑进来》(Send In The Clowns)(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这也很可能是他唯一的一首)。但他接下来的作品却又重蹈叫好不叫座的覆辙。1975年,野心勃勃的桑德海姆将大作《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搬上舞台,该剧剧情跨越了整整120年的近代日本史,创作风格深受日本歌舞伎的影响,并大胆使用亚洲演员和东方乐器。在剧中桑德海姆毫无顾忌地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冲突,批评西方资本主义在入侵东方世界的同时,对东方文化毁灭性的影响。看来忠言逆耳,因为西方观众显然被桑德海姆惹恼了,不愿掏钱支持它的票房。
1979年推出的《斯维尼·托德:舰队街的恶魔理发师》(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将目光投向了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一个贫富差距悬殊、腐败滋生蔓延的世界。这出音乐剧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一位恶魔理发师杀害顾客并将其尸体交由邻家老板娘做成人肉馅饼出售。但该剧并非以恶心恐怖为诉求的美国产《人肉叉烧包》,而是力图用黑色幽默的形式揭露工业革命后现实世界的黑暗面。尽管普通观众对《斯维尼·托德》并不感冒,但它却深得评论界以及桑德海姆铁杆戏迷的欢心,而且连连夺奖,被誉为桑德海姆—普林斯组合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得此褒奖,桑德海姆自信满满地推出了新剧《我们曾经的欢乐时光》(Merrily We Roll Along,1981年)。上帝又和我们的大师开了一个小玩笑:该剧不但上演16场后便黯然下档,老搭档普林斯也拂袖而去桑德海姆那怪异的叙事手法把自己送入导演生涯的最低谷。
眼见新作惨败,老搭档也撂挑子走人,桑德海姆百般无奈之下,愤而宣称要退出音乐剧界改写推理小说去。多亏此时一位从外百老汇崭露头角的新秀导演詹姆斯·拉旁(James Lapine)及时出现,成为桑德海姆的新搭档,世上才少了些质量未知的推理小说,多了几部优秀音乐剧。1984年,两人合作的第一部作品《星期天与乔治在公园》(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正式上演。这出音乐剧受19世纪乔治·修拉(George Seurat)的油画《大宛岛上的星期天》(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启发创作而成,延续了桑德海姆的概念风格,试图探讨在商业社会中如何平衡艺术创作和商业效益之间的关系,怎么看都有些桑德海姆自身经历的影子包含其中。如果拿韦伯的标准来评价这部作品的票房,不免有些强人所难,它没有亏,对桑德海姆简直就是胜利了。
在这部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成功作品之后,两人合作的第二部音乐剧《拜访森林》(Into The Woods)于1987年推出。在这部颠覆传统的新编格林童话大杂烩中,桑德海姆一如既往地嘲讽着由“一见钟情”到“终成眷属”的标准童话模式,告诫人们要学会成长,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共生关系,面对道德考验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就这样一部说教意味浓厚的成人童话剧,在评论界以及观众眼中,竟已算得上是桑德海姆最易于让人接受的作品了。在百老汇天后伯纳黛特·彼特斯(Bernadette Peters)的巨大票房号召力影响下,这出旋律简单明了,故事轻松愉快的童话剧不但赚了个盆满钵满,还从来势汹汹的《剧院魅影》手中,夺下了象征音乐剧灵魂所在的“托尼奖”最佳剧本、最佳词曲等大奖。
也许桑德海姆担心这种票房大卖还人见人爱的剧目太过商业化,会砸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招牌,所以他又做好了准备,要让评论界炸开锅,让观众无所适从。1990年底,桑德海姆与约翰·怀德曼(John Weidman)合作的新剧《刺客》(Assassins)在外百老汇试演,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就在那年夏天,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本剧试演开始仅一个月后,美国出兵海湾战场,第一次海湾战争开始。在这种正是需要几部主旋律作品来提升国民凝聚力的节骨眼上,桑德海姆的新作却是大唱反调,以美国历史上九位因刺杀总统而名留青史的刺客为主角,告诉观众们不要盲目用脸谱化对号入座的方式来看待这些历史人物,不要轻易将这些背负千古骂名的刺客看作疯子狂人,不要盲目相信别人所告诉你的历史,因为那也许并不客观公正……这种不合时宜大胆质疑美国民主精神的题材若是换了别人创作,怕是早被舆论的唾沫星子冲到大西洋海底永世不得超生了,多亏挂的是桑德海姆的大名,评论界骂归骂,却也不敢将其大笔封杀,而众多有识之士也勇于站出来表示对这出剧的赞赏。不过鉴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这部尚是半成品的《刺客》短暂试演后并没有立刻移师百老汇,而是直到10年后的2001年9月才开始排演,准备与观众见面。孰料此后没几天便发生了“9·11”惨剧,《刺客》的上演自然又是无限延期,直到2004年4月才正式登上百老汇舞台。刚上演没几日,《刺客》便获得了6项“托尼奖”提名,并在六月初的颁奖仪式上一举夺下了最佳复排音乐剧、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剧导演等5项大奖。
《刺客》之后,桑德海姆的又一部作品《激情》(Passion)于1994年出炉。这部作品改编自伊吉尼奥·雨果·塔切蒂(Iginio Ugo Tarchetti)1869年创作的小说《佛斯卡》(Fosca),是桑德海姆与拉旁合作的第三部作品。较之《刺客》,这部以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三角恋情为题材的音乐剧显然可算是温和之作了,虽然桑德海姆在剧中依旧质疑着社会传统观念和人际关系,试图探究美貌、财富、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关联。这部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在上演后反响颇佳,其精妙的叙事结构也大为评论界称道。
跨入新世纪后,身为美国音乐剧界领头人物的桑德海姆已是年逾古稀。自2000年起,美英各大城市纷纷复排上演桑德海姆的经典剧目以示祝贺,其活动日程甚至满满当当地直排到2005年桑德海姆75岁大寿的时候,如此隆重的待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回首这位音乐剧大师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他的早年作品时至今日,已被广大音乐剧爱好者奉为圭臬。而他后期的作品由于诞生时间尚短,其艺术价值虽然已有所体现,但划时代意义可能还要等到数十年后,才能在时间的洗礼中得以显现。对于生活在当今的音乐剧爱好者而言,有幸与这位大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亲眼见证经典的诞生,也算是今生有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