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沃·帕尔特(Arvo Part,1935年9月11日─)出生于爱沙尼亚派得,是20世纪的爱沙尼亚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Kanon Pokajanen、De Profondis、Te Deum、Passio、Tabula Rasa等,以合唱圣乐最为人所知。有些人称他的风格做“神圣简约主义”(sacred minimalism)。   帕尔特七岁开始在拉克维雷(Rakvere)(那时他的一家都迁到那里居住)的音乐学校学音乐,十四五岁时开始自己作曲。他在爱沙尼亚首府塔林音乐学院跟海诺·埃勒(Heino Eller)老师学音乐时,有人说他:“似乎挥一挥袖子就有些音符掉下来”。当时很少听到苏联以外的音乐,只有一些低素质的录音带及乐谱。   帕尔特出生时爱沙尼亚仍是独立国,但自1940年,苏联在莫洛托夫跟德国里宾特洛甫签互不侵犯条约后占领了它51年。   帕尔特所有作品一般可分为两个时期。他的早期作品是严格的新古典风格作品,这是受箫斯达高维契、普罗歌菲夫、巴托的影响。后来他开始用荀白克的十二音技法和十二音阶作曲。,这令当时的苏联政府很愤怒,结果亦证明这创作行不通。帕尔特的传记作家保罗·希利尔(Paul Hillier)说:“......他完全失落到觉得音乐最无用,连写一个音符的信心及意志也没有。”   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但事关帕尔特在这段时期作了他那部过渡性的第三交响曲。无论如何,这里明显是他人生的难关。帕尔特的反应是:将自己浸入早期音乐,回去欧洲音乐的根源。他研习素乐(plainchant)、格利戈里素歌及复调音乐在文艺复兴如何出现。同时他开始探索宗教,加入俄国东正教会。   此后帕尔特的音乐彻底改变了。他称这做钟鸣作曲法——像钟声般。这些音乐的特征是简单的和声结构、很多没有装饰的单音及基本的三音和弦——令人联想到钟声——及节奏简单而不变。可见早期音乐的影响。另外,帕尔特在这段时期作了很多教会斯拉夫语及拉丁文圣乐。大多数听众以这些后期音乐认识帕尔特。   1980年,他迁居柏林。   曼佛·艾赫(Manfred Eicher)于1984年录了帕尔特的几篇作品,欧西地区因而开始注意。 帕尔特曾经说过他的音乐犹如光通过三棱镜:每人理解音乐都不同,夹杂在一起就好像彩虹般多种音乐体验。   好几出戏,由1962年的“Väike motoroller”到2004年的“Promised Land”都用过帕尔特的音乐。 忆布列顿被利奥·卡拉克斯(Léos Carax)用于1991年的Les Amants du Pont-Neuf那里,而被Michael Moore's于Fahrenheit 9/11用来衬托2001年9月11日纽约市的场面。Spiegel im Spiegel被 米克·尼高斯用于2001年的 Wit、2003年爬山纪录片Touching the Void及格斯·范·桑特 2003年的 Gerry中,这里亦用了Für Alina。   帕尔特篇新作《For Lennart》,在2006年4月2日爱沙尼亚总统伦纳特·梅里的葬礼道有奏。
  阿尔沃·帕尔特(Arvo Part,1935年9月11日─)出生于爱沙尼亚派得,是20世纪的爱沙尼亚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Kanon Pokajanen、De Profondis、Te Deum、Passio、Tabula Rasa等,以合唱圣乐最为人所知。有些人称他的风格做“神圣简约主义”(sacred minimalism)。   帕尔特七岁开始在拉克维雷(Rakvere)(那时他的一家都迁到那里居住)的音乐学校学音乐,十四五岁时开始自己作曲。他在爱沙尼亚首府塔林音乐学院跟海诺·埃勒(Heino Eller)老师学音乐时,有人说他:“似乎挥一挥袖子就有些音符掉下来”。当时很少听到苏联以外的音乐,只有一些低素质的录音带及乐谱。   帕尔特出生时爱沙尼亚仍是独立国,但自1940年,苏联在莫洛托夫跟德国里宾特洛甫签互不侵犯条约后占领了它51年。   帕尔特所有作品一般可分为两个时期。他的早期作品是严格的新古典风格作品,这是受箫斯达高维契、普罗歌菲夫、巴托的影响。后来他开始用荀白克的十二音技法和十二音阶作曲。,这令当时的苏联政府很愤怒,结果亦证明这创作行不通。帕尔特的传记作家保罗·希利尔(Paul Hillier)说:“......他完全失落到觉得音乐最无用,连写一个音符的信心及意志也没有。”   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但事关帕尔特在这段时期作了他那部过渡性的第三交响曲。无论如何,这里明显是他人生的难关。帕尔特的反应是:将自己浸入早期音乐,回去欧洲音乐的根源。他研习素乐(plainchant)、格利戈里素歌及复调音乐在文艺复兴如何出现。同时他开始探索宗教,加入俄国东正教会。   此后帕尔特的音乐彻底改变了。他称这做钟鸣作曲法——像钟声般。这些音乐的特征是简单的和声结构、很多没有装饰的单音及基本的三音和弦——令人联想到钟声——及节奏简单而不变。可见早期音乐的影响。另外,帕尔特在这段时期作了很多教会斯拉夫语及拉丁文圣乐。大多数听众以这些后期音乐认识帕尔特。   1980年,他迁居柏林。   曼佛·艾赫(Manfred Eicher)于1984年录了帕尔特的几篇作品,欧西地区因而开始注意。 帕尔特曾经说过他的音乐犹如光通过三棱镜:每人理解音乐都不同,夹杂在一起就好像彩虹般多种音乐体验。   好几出戏,由1962年的“Väike motoroller”到2004年的“Promised Land”都用过帕尔特的音乐。 忆布列顿被利奥·卡拉克斯(Léos Carax)用于1991年的Les Amants du Pont-Neuf那里,而被Michael Moore's于Fahrenheit 9/11用来衬托2001年9月11日纽约市的场面。Spiegel im Spiegel被 米克·尼高斯用于2001年的 Wit、2003年爬山纪录片Touching the Void及格斯·范·桑特 2003年的 Gerry中,这里亦用了Für Alina。   帕尔特篇新作《For Lennart》,在2006年4月2日爱沙尼亚总统伦纳特·梅里的葬礼道有奏。
查看更多 举报
Arvo Part
热门单曲 全部8首
热门专辑 全部1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