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俄国色彩,充满激情、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
1873年4月1日,拉赫玛尼诺夫诞生于俄国的大诺夫哥罗德附近的谢苗诺沃(Семёново),出身于地主家庭,家境富裕,父母皆为业余钢琴演奏家,母亲是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拉赫玛尼诺夫从四岁开始习琴,然而最初并无突出的表现。
由于家道中落,拉赫玛尼诺夫一家迁往圣彼得堡。1882年,拉赫玛尼诺夫入读当地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85年经介绍往莫斯科拜师尼古拉·兹韦列夫(Николай Зверев/Nikolai Zverev)门下接受严格的钢琴训练。
艰苦的训练,令拉赫玛尼诺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份:他编写的歌剧《Aleko》获奖;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荣誉毕业,并开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招来劣评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他亦因而无法集中精神作曲。后来经了解,由于当天的指挥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并无充份练习,再加上指挥于演奏时醉酒,以致整个首演表现得一塌糊涂。但拉赫玛尼诺夫并未因而振作起来,往后的数年更因此停产,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尼可莱·达尔的医治,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以此献给尼可莱·达尔,他更亲自于首演中担任钢琴独奏。该次演出为大众所接纳,令《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大众喜爱的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于1904年担任莫斯科大剧院(Bolshoi Theatre)的指挥。在俄国,他被誉为最杰出的歌剧指挥。1906年,由于俄国政治上的动荡(见“1905年俄国革命”),拉赫玛尼诺夫举家离开俄国暂居意大利,后来再迁往德国德累斯顿,期间他编写著名的《第二交响乐》,并于欧洲多国巡回指挥。
1909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次往美国表演,他为表演更编写了被誉为最困难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令他在美国大受欢迎。回到俄国后,拉赫玛尼诺夫担任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成为当地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1914年,俄国政治十分动荡,不少剧院为免受暴民破坏而关闭,最初拉赫玛尼诺夫并无离开祖国之意,但由于他出身富裕家庭,又曾是地主,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意识到周围的危险。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获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机举家离开俄国,最终于1918年移居美国。为谋生计,拉赫玛尼诺夫开始其钢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余下的廿多年里,于美国及欧洲各地演奏,但却再无踏足祖国的机会。
1931年,拉赫玛尼诺夫于瑞士琉森湖边置业,按照旧居模样布置,并编写了以钢琴及交响乐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我感到我工作时比闲散时更强,所以我祈求上帝让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七十岁时,拉赫玛尼诺夫仍不停四处演出,直至于1943年2月才因身体不适被逼停止下来,然而不久却诊断出患了黑色素瘤,他返回美国治疗。同年3月,拉赫玛尼诺夫病情恶化致无法进食,到了3月26日更陷入昏迷状态。一群音乐家联名以电报预祝他的七十岁大寿,可惜他却无缘庆祝自己的诞辰,最终于1943年3月28日于加利福尼亚辞世。
在拉赫玛尼诺夫离开俄国前,曾编写弥撒曲《Vesper Mass》,这亦是他为自己丧礼编写的作品,当中一句歌词(英译版本)如下:
Lord, now lettest Thou Thy servant depart in peace.
主,现在就让你的仆人在平安中离去。
拉赫玛尼诺夫编写了五首以钢琴及交响乐协奏的作品,分别为四首钢琴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其中以《第二钢琴协奏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最著名,《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脍炙人口之作,被电影《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采纳为背景音乐;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Adagio sostenuto)则被著名歌曲《All by Myself》所采用。
钢琴独奏方面,最著名的包括有《升c小调前奏曲》。拉赫玛尼诺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版本,较著名的有巴哈的前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大黄蜂的飞行、弗里茨·克莱斯勒的爱之悲及爱之喜等。
拉赫玛尼诺夫曾编写多首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对拉赫玛尼诺夫而言是失败之作,他甚至把手稿撕毁,直至他死后,整份乐谱被才发现收藏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中,至1948年才于美国作第二次公演以纪念拉赫玛尼诺夫逝世五周年。然而,《第二交响曲》及《第三交响曲》仍是较出名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亦曾编写多首交响诗,如:Isle of the Dead、The Rock、Symphonic Dances等。
拉赫玛尼诺夫亦有编写声乐及合唱作品,包括有弥撒曲Vesper Mass、Th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及The Bells。短歌Vocalise更被改编成不同乐器的独奏曲。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俄国色彩,充满激情、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
1873年4月1日,拉赫玛尼诺夫诞生于俄国的大诺夫哥罗德附近的谢苗诺沃(Семёново),出身于地主家庭,家境富裕,父母皆为业余钢琴演奏家,母亲是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拉赫玛尼诺夫从四岁开始习琴,然而最初并无突出的表现。
由于家道中落,拉赫玛尼诺夫一家迁往圣彼得堡。1882年,拉赫玛尼诺夫入读当地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85年经介绍往莫斯科拜师尼古拉·兹韦列夫(Николай Зверев/Nikolai Zverev)门下接受严格的钢琴训练。
艰苦的训练,令拉赫玛尼诺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份:他编写的歌剧《Aleko》获奖;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荣誉毕业,并开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招来劣评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他亦因而无法集中精神作曲。后来经了解,由于当天的指挥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并无充份练习,再加上指挥于演奏时醉酒,以致整个首演表现得一塌糊涂。但拉赫玛尼诺夫并未因而振作起来,往后的数年更因此停产,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尼可莱·达尔的医治,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以此献给尼可莱·达尔,他更亲自于首演中担任钢琴独奏。该次演出为大众所接纳,令《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大众喜爱的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于1904年担任莫斯科大剧院(Bolshoi Theatre)的指挥。在俄国,他被誉为最杰出的歌剧指挥。1906年,由于俄国政治上的动荡(见“1905年俄国革命”),拉赫玛尼诺夫举家离开俄国暂居意大利,后来再迁往德国德累斯顿,期间他编写著名的《第二交响乐》,并于欧洲多国巡回指挥。
1909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次往美国表演,他为表演更编写了被誉为最困难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令他在美国大受欢迎。回到俄国后,拉赫玛尼诺夫担任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成为当地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1914年,俄国政治十分动荡,不少剧院为免受暴民破坏而关闭,最初拉赫玛尼诺夫并无离开祖国之意,但由于他出身富裕家庭,又曾是地主,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意识到周围的危险。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获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机举家离开俄国,最终于1918年移居美国。为谋生计,拉赫玛尼诺夫开始其钢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余下的廿多年里,于美国及欧洲各地演奏,但却再无踏足祖国的机会。
1931年,拉赫玛尼诺夫于瑞士琉森湖边置业,按照旧居模样布置,并编写了以钢琴及交响乐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我感到我工作时比闲散时更强,所以我祈求上帝让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七十岁时,拉赫玛尼诺夫仍不停四处演出,直至于1943年2月才因身体不适被逼停止下来,然而不久却诊断出患了黑色素瘤,他返回美国治疗。同年3月,拉赫玛尼诺夫病情恶化致无法进食,到了3月26日更陷入昏迷状态。一群音乐家联名以电报预祝他的七十岁大寿,可惜他却无缘庆祝自己的诞辰,最终于1943年3月28日于加利福尼亚辞世。
在拉赫玛尼诺夫离开俄国前,曾编写弥撒曲《Vesper Mass》,这亦是他为自己丧礼编写的作品,当中一句歌词(英译版本)如下:
Lord, now lettest Thou Thy servant depart in peace.
主,现在就让你的仆人在平安中离去。
拉赫玛尼诺夫编写了五首以钢琴及交响乐协奏的作品,分别为四首钢琴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其中以《第二钢琴协奏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最著名,《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脍炙人口之作,被电影《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采纳为背景音乐;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Adagio sostenuto)则被著名歌曲《All by Myself》所采用。
钢琴独奏方面,最著名的包括有《升c小调前奏曲》。拉赫玛尼诺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版本,较著名的有巴哈的前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大黄蜂的飞行、弗里茨·克莱斯勒的爱之悲及爱之喜等。
拉赫玛尼诺夫曾编写多首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对拉赫玛尼诺夫而言是失败之作,他甚至把手稿撕毁,直至他死后,整份乐谱被才发现收藏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中,至1948年才于美国作第二次公演以纪念拉赫玛尼诺夫逝世五周年。然而,《第二交响曲》及《第三交响曲》仍是较出名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亦曾编写多首交响诗,如:Isle of the Dead、The Rock、Symphonic Dances等。
拉赫玛尼诺夫亦有编写声乐及合唱作品,包括有弥撒曲Vesper Mass、Th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及The Bells。短歌Vocalise更被改编成不同乐器的独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