飚碟,狂舞,醉酒,白日梦——1999年是Armand Van Helden事业最红火的一年:1月,他的曲子《U Don''t Know M》e一举摘取了英国单曲榜的冠军;6月,他又与Fatboy Slim同场竞飚DJ技艺,让这位Big Beat教父级的人物叫苦不迭。但是去年他与英国舞曲公司FFRR之间的合约纠纷却阻碍了他事业的登峰造极。他觉得公司没有尽力为他的唱片作推广,也没有为紧跟在成功单曲U Don''t Know Me之后的单曲Flowerz拍摄音乐录影带。然而唱片公司却认为Armand Van Helden每次进录音棚都该拿出像U Don''t Know Me这样能够大卖的曲子。可Armand却总是随着自己的情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考虑是否能为公司赢利。这就是矛盾的根本所在。   Armand永远是一副贫民、土匪的样子,而事实上他最多只算个被招安了的土匪,家庭环境充其量不过比中产阶级稍差点。不过现在他又回来了,带着一支名为Full Moon的单曲和一张名为《Killing Puritans》的专辑回来了。Full Moon是首动感十足、巧心经营的曲子,既能讨好排行榜,同时在舞厅里也能造起强大的声势。而这张新专辑的标题则有些争议,但音乐还是那样的美丽与不羁。   晚9点,Armand通常喜欢外出逛逛。但今天好像他更愿意待在房子里。Armand的屋子在一幢商业办公大楼的9层,特别大,但布置得很实用,家具也不多。在房子的一角,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帝国大厦的顶端。房子的另一头,则是舒适的卧室,当他女朋友Vicky来时,他就会浪漫地点上几支蜡烛。   住在这个地方显然不太合适,这本是办公用楼,根本不适合居住。每到周末,管理者总以为没人还会留在大厦里了,于是关闭了中央空调。所以这时就冷得要命。他的邮件也总是被邮寄到新泽西,这里也没有厨房,他所有的食物来源都得靠外卖。   1995年,Armand从地下状态,凭借一首充满异教魔力的House曲子The Witchdoktor脱颖而出。在此之前,他还在Nervous公司旗下推出过一些12英寸唱片,但真正为他打开局面的却是这首The Witchdoktor。照他自己的话来说,The Witchdoktor是“代表了邪恶,反映街道紧张状态”的曲子。纽约确实是个制造明星的地方,要不是Armand从出生地波士顿东进纽约,也许他一辈子只是个怀才不遇的DJ。还有他那染成橘黄色的头发,使他在众多DJ中能一眼就被找出来,这也帮了他不少忙。   1999年专辑《2 Future 4 U》   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为Tori Amos的Professional Widow所做的混音版本也打上了排行榜第一名。Armand还为Sneaker Pimps乐队的Spin Spin Sugar作了混音,使之成为充满电击的库房舞曲。而他自己的《Funk Phenomenon》又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的House唱片。要举出若干个在过去10年里推动舞曲音乐的有功之臣并不难,但若要挑出其中仍在制作唱片的却不多了。Armand Van Helden算是一个。《Killing Puritans》紧跟在1999年的热卖专辑《2 Future 4 U》后在2000年推出的。那张《2 Future 4 U》简直就是一张甩大锤的重型House舞曲集锦。   2000年专辑《Killing Puritans》   而这张《Killing Puritans》则是一张适合在家收听的唱片,那些让你疯狂的元素在你睡房的每个角落蔓延开来。其中有一首《Little Black Spiders》,采用了德国著名的重金属乐队The Scorpions的吉他采样。而Kootchy中则采用了新浪潮音乐的领头羊Gary Numan在Car一曲中的片段,还有许多至癫至狂的刮碟声。他的这么多奇思怪想到底从何而来呢?“像毕加索,我的音乐是有图像的。如果你坐下,试着想象出图像来,那就是我要的效果。”   星期天下午3点,Armand Van Helden才刚刚起床,他从来没有在下午2点前起床的习惯。他的父亲是荷兰籍的印度尼西亚人,而他母亲则是法籍黎巴嫩人。这两个嬉皮士在1970的新港爵士音乐节上相识,于是不久便有了Armand Van Helden。他父亲后来放弃了波西米亚式的梦想而加入了美国空军。这就意味着小Armand和他的妹妹从小就随父亲生长在美国和欧洲的空军基地里。80年代中期,正是Hip-Hop音乐大发展的时期,这时小Armand正在荷兰,他经常听来自大洋对过的时髦音乐。“Breakdancing、奏、DJ和涂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艺术。”最后,Van Helden一家回到了美国,并在波士顿居住了下来。这时的他,如鱼得水般地在当地的俱乐部里频繁出入,并得到了一份在录音室里当助理工程师的工作,然后又当了两年DJ。那段日子可让他过足了瘾,黑道白道的朋友一大堆,该是时候到纽约去重新打天下了。初来乍到,没人认识他,他出尽洋相也没能引起别人的注意。“那感觉真是太好了。”   午夜在第92街的西头,一家名叫Latin Quarter的俱乐部里,Armand Van Helden正准备上台演出。这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拉丁裔的青年,四周都是镜子墙,厕所的地板上到处都是烟头。这晚看来这里人气旺盛,舞厅内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般。Armand穿过一层又一层的人群。他一边走一边注意观察周围穿迷你裙,衣着单薄的女孩子。这时他的女朋友还在家里睡觉,“我只是看看而已。”   第二天下午4点,Armand Van Helden的闹钟整整闹了半个小时之后,他才慢吞吞地起了床。由于喝了太多的酒,他现在正头疼,睡眼惺忪的样子。“我喜欢那种热闹场景。”他说话时还带着倦意,“像我的专辑一样,没有个固定的主题,一些闹哄哄的东西从四面八方撞击你。纽约就是这么个绝好的城市,像个大熔炉,所有的人、文化和态度都能在这里共存。”正是在这么个大熔炉里,Armand的音乐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才使他真正与别的DJ区分开来。但他对现任纽约市长很不满意,因为他要使纽约成为雅皮士的“迪斯尼乐园”。这下Armand Van Helden之类的嬉皮士一族只能整天穿戴整齐了,这还不如要了他的命。
  飚碟,狂舞,醉酒,白日梦——1999年是Armand Van Helden事业最红火的一年:1月,他的曲子《U Don''t Know M》e一举摘取了英国单曲榜的冠军;6月,他又与Fatboy Slim同场竞飚DJ技艺,让这位Big Beat教父级的人物叫苦不迭。但是去年他与英国舞曲公司FFRR之间的合约纠纷却阻碍了他事业的登峰造极。他觉得公司没有尽力为他的唱片作推广,也没有为紧跟在成功单曲U Don''t Know Me之后的单曲Flowerz拍摄音乐录影带。然而唱片公司却认为Armand Van Helden每次进录音棚都该拿出像U Don''t Know Me这样能够大卖的曲子。可Armand却总是随着自己的情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考虑是否能为公司赢利。这就是矛盾的根本所在。   Armand永远是一副贫民、土匪的样子,而事实上他最多只算个被招安了的土匪,家庭环境充其量不过比中产阶级稍差点。不过现在他又回来了,带着一支名为Full Moon的单曲和一张名为《Killing Puritans》的专辑回来了。Full Moon是首动感十足、巧心经营的曲子,既能讨好排行榜,同时在舞厅里也能造起强大的声势。而这张新专辑的标题则有些争议,但音乐还是那样的美丽与不羁。   晚9点,Armand通常喜欢外出逛逛。但今天好像他更愿意待在房子里。Armand的屋子在一幢商业办公大楼的9层,特别大,但布置得很实用,家具也不多。在房子的一角,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帝国大厦的顶端。房子的另一头,则是舒适的卧室,当他女朋友Vicky来时,他就会浪漫地点上几支蜡烛。   住在这个地方显然不太合适,这本是办公用楼,根本不适合居住。每到周末,管理者总以为没人还会留在大厦里了,于是关闭了中央空调。所以这时就冷得要命。他的邮件也总是被邮寄到新泽西,这里也没有厨房,他所有的食物来源都得靠外卖。   1995年,Armand从地下状态,凭借一首充满异教魔力的House曲子The Witchdoktor脱颖而出。在此之前,他还在Nervous公司旗下推出过一些12英寸唱片,但真正为他打开局面的却是这首The Witchdoktor。照他自己的话来说,The Witchdoktor是“代表了邪恶,反映街道紧张状态”的曲子。纽约确实是个制造明星的地方,要不是Armand从出生地波士顿东进纽约,也许他一辈子只是个怀才不遇的DJ。还有他那染成橘黄色的头发,使他在众多DJ中能一眼就被找出来,这也帮了他不少忙。   1999年专辑《2 Future 4 U》   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为Tori Amos的Professional Widow所做的混音版本也打上了排行榜第一名。Armand还为Sneaker Pimps乐队的Spin Spin Sugar作了混音,使之成为充满电击的库房舞曲。而他自己的《Funk Phenomenon》又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的House唱片。要举出若干个在过去10年里推动舞曲音乐的有功之臣并不难,但若要挑出其中仍在制作唱片的却不多了。Armand Van Helden算是一个。《Killing Puritans》紧跟在1999年的热卖专辑《2 Future 4 U》后在2000年推出的。那张《2 Future 4 U》简直就是一张甩大锤的重型House舞曲集锦。   2000年专辑《Killing Puritans》   而这张《Killing Puritans》则是一张适合在家收听的唱片,那些让你疯狂的元素在你睡房的每个角落蔓延开来。其中有一首《Little Black Spiders》,采用了德国著名的重金属乐队The Scorpions的吉他采样。而Kootchy中则采用了新浪潮音乐的领头羊Gary Numan在Car一曲中的片段,还有许多至癫至狂的刮碟声。他的这么多奇思怪想到底从何而来呢?“像毕加索,我的音乐是有图像的。如果你坐下,试着想象出图像来,那就是我要的效果。”   星期天下午3点,Armand Van Helden才刚刚起床,他从来没有在下午2点前起床的习惯。他的父亲是荷兰籍的印度尼西亚人,而他母亲则是法籍黎巴嫩人。这两个嬉皮士在1970的新港爵士音乐节上相识,于是不久便有了Armand Van Helden。他父亲后来放弃了波西米亚式的梦想而加入了美国空军。这就意味着小Armand和他的妹妹从小就随父亲生长在美国和欧洲的空军基地里。80年代中期,正是Hip-Hop音乐大发展的时期,这时小Armand正在荷兰,他经常听来自大洋对过的时髦音乐。“Breakdancing、奏、DJ和涂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艺术。”最后,Van Helden一家回到了美国,并在波士顿居住了下来。这时的他,如鱼得水般地在当地的俱乐部里频繁出入,并得到了一份在录音室里当助理工程师的工作,然后又当了两年DJ。那段日子可让他过足了瘾,黑道白道的朋友一大堆,该是时候到纽约去重新打天下了。初来乍到,没人认识他,他出尽洋相也没能引起别人的注意。“那感觉真是太好了。”   午夜在第92街的西头,一家名叫Latin Quarter的俱乐部里,Armand Van Helden正准备上台演出。这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拉丁裔的青年,四周都是镜子墙,厕所的地板上到处都是烟头。这晚看来这里人气旺盛,舞厅内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般。Armand穿过一层又一层的人群。他一边走一边注意观察周围穿迷你裙,衣着单薄的女孩子。这时他的女朋友还在家里睡觉,“我只是看看而已。”   第二天下午4点,Armand Van Helden的闹钟整整闹了半个小时之后,他才慢吞吞地起了床。由于喝了太多的酒,他现在正头疼,睡眼惺忪的样子。“我喜欢那种热闹场景。”他说话时还带着倦意,“像我的专辑一样,没有个固定的主题,一些闹哄哄的东西从四面八方撞击你。纽约就是这么个绝好的城市,像个大熔炉,所有的人、文化和态度都能在这里共存。”正是在这么个大熔炉里,Armand的音乐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才使他真正与别的DJ区分开来。但他对现任纽约市长很不满意,因为他要使纽约成为雅皮士的“迪斯尼乐园”。这下Armand Van Helden之类的嬉皮士一族只能整天穿戴整齐了,这还不如要了他的命。
查看更多 举报
Armand Van Helden
热门单曲 全部47首
热门专辑 全部19张
热门MV 全部5支